市民健身新去处 沪环城绿带首条示范绿道昨试开放
发布时间:2016-12-14 报送来源:新华网

在绿意与美景中散步骑车,市民休闲健身有了新去处。作为上海市环城绿带首条示范绿道,环城绿带宝山段绿道(走马塘至锦秋路及中心河至沪太路段)昨天建成试开放。到2020年之前,上海计划在外环林带内建设总长约112公里的绿道,其中98公里将实现贯通,连接起一个个割裂的公园、绿地。

全长超过14公里

2014年,上海完成了首份绿道规划———《上海外环林带绿道建设实施规划》,总长112公里的绿道途经浦东新区、宝山、普陀等7个区。

根据计划,112公里绿道分为七个标段,分别为滨江森林到川杨河,约34公里;川杨河段到徐浦大桥,约26.2公里;徐浦大桥到莘庄立交,约13.8公里;莘庄立交到吴淞江,约11.7公里;吴淞江到沪宁铁路,约4.3公里;沪宁铁路到蕴藻浜,约6.9公里;蕴藻浜到同济路,约15.7公里。

此次开放的绿道分为走马塘至锦秋路及中心河至沪太路段,全长超过14公里,是宝山段绿道(16.6公里)的主要部分,也是环城绿带范围内最早启动建设的绿道。据市公共绿地建设事务中心介绍,作为整个环城绿带“绿道”示范点项目,通过对绿化部分局部调整改造,对水体进行水生态系统的构建,进一步优化植物群落结构,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同时,对道路、桥梁等设施设备进行修复,对贯通道路进行划分标示,形成人车混行模式的绿道,并安装了座椅、垃圾桶等便民设施,安装了监控系统设备,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绿色的活动场所。

没有围栏免费开放

记者昨天在宝山段绿道看到,一条蜿蜒的道路伸向林带深处,四周自然水系、湿地、田园风光随处可见,恍如置身郊野公园之中。据介绍,不同段的环城绿道有不同景观特色。比如,靠近顾村公园的绿道有樱花可赏,靠近闵行文化公园的绿道有玉兰花可观。

没有围栏,面积很大,又是免费开放,如何保证游客安全和休闲体验?市公共绿地建设事务中心副主任汪崇庆告诉记者,外环林带内现有主要用于监控森林防火的探头,目前在建设时加装了监控探头和广播喇叭,未来还将消除手机信号盲点,并覆盖Wifi,白天也有工作人员,确保游客安全。此外,为了方便游客,除了增添座椅和公共厕所等外,还将规划建设一级驿站、二级驿站、三级驿站,并设具备标识指引。一级驿站20至30公里设置一个,类似于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有停车场、信息咨询点、餐饮、医疗等;二级驿站则只有停车场、零售亭、行人休息点等;三级驿站只设零售亭,提供零售、照相等服务。

环城绿道宝山丰翔路段本月正式竣工,全长3.5公里的绿道被划分为骑行和步行两个区域,两旁绿树掩映,景色宜人。漫步绿道,市民不仅可以健身锻炼,还能休闲赏景。像这样的绿道,上海今年总共建成了203公里,遍及全市各区。而十三五期间,全市的绿道长度将达到1000公里。

绿道能够串联起郊野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绿地林地、林荫片区等绿色空间,以及一些历史景点、传统村落、特色街区等人文节点,是一种兼具生态保护、健康休闲和资源利用功能的绿色空间。在低碳、环保生活理念倡导下,绿道已经成为国内外城市绿色发展的普遍选择。推进绿道建设也是落实上海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上海特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根据上海市绿化市容“十三五”规划中“两道”、“两网”、“两园”的生态体系,绿道将成为本市未来五年生态环境发展的重要内容。本市未来五年计划建设1000公里绿道,目前为止全市已经基本完成今年203公里的绿道建设任务。

其实早在2015年,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就已经委托上海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上海绿道专项规划(2040年)》,并提出各区绿道建设指引,明确市区两级绿道的规划要求和选线方案。市级绿道为“三环一带、三纵三横”的布局结构。区级绿道提倡“一区一环”,并要求各区都有编制“绿道建设专项规划”。

目前各区正积极编制区级绿道专项规划,其中相对成熟的是宝山区和闵行区。宝山区是全市最早提出绿道概念的区。宝山绿道按照“1+3+X”的绿道网络格局,着力形成市级、区级、街镇级三级绿道网络体系。规划至2017年宝山区将形成环状步道网络格局,总长度约144公里。2016年宝山区建设完成城市绿色步道示范段一期工程,途经罗店镇、顾村镇、杨行镇等多个街镇,共约60公里。

闵行区也完成了区绿道专项规划编制,全区绿道规划总长度为37公里,形成“一带一网”的布局体系。于去年先行建成的3.8公里沪闵路绿道示范段受到周边市民的极大欢迎,今年将在此基础上延伸至江川东路紫星路,将建成15公里的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