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企业家创新创业分享会——“企业并购中的估值”讲座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6-12-07

12月2日,由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主办,中科院院士上海浦东活动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创业投资协会等单位联合承办的浦东新区企业家创新创业分享会——“企业并购中的估值”讲座如期在张江举行。此次活动共吸引140多家机构和企业前来参加,现场座无虚席,并获得参会人员的肯定和好评。

并购过程中的估值也并非想象中的简单,估值的方法和具体的实践对并购的成败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期,我们邀请到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监桂青胜老师作“企业并购中的估值”专题分享,讲解并购中估值方法及常见问题等内容,帮助投资机构正确认识企业估值,助力规避并购过程中的风险。在讲座伊始,桂老师就表示,“估值贯穿整个并购过程,也是并购中的价值基础”。同时指出,“公允市场值通常高于账面价值,而由于特殊价值的存在,投资价值往往高于公允市场价值”。



紧接着,桂老师讲解了三种常见的估值方法和各自的优劣势。现金流折现法适用于发展初期企业,也考虑到目标企业的特有因素,但预测现金流相对依赖主观判断且对折现率较为敏感。市场比较法适用于稳定成熟的企业,在有可比市场信息的情况下容易操作,但选择可比公司和交易具有主观性,且在可比市场信息缺乏的情况下,结果可能不可靠。净资产调整法适用于投资控股或房地产公司,也适用于目前亏损且未来也预计亏损的公司,但忽略了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也不考虑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

随后,桂老师应用实践案例讲解了并购中常见的估值问题。私有企业估值要注重管理层的信息质量和可靠性、经营业绩、内部控制等内容,国有企业估值要注意相关法规要求、法规复杂性、能否对法定评估结果进行调节等内容。无论企业性质如何,盈利预测在估值中都扮演重要角色,着重做好盈利预测工作。桂老师还指出,不同时间段的估值会有所不同。如当“里程碑”事件发生时,估值“跃升”,且不同阶段的估值回报率有较大差别。互联网行业、医药研发行业和生物资产行业因为行业原因在估值中存在较大的难度。

近年来,并购数量逐步增加,全球掀起并购大潮,中国市场尤为活跃。并购作为资本扩张和技术获取的一种重要手段,在获得效益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风险,而估值所带来的风险尤为突出,企业估值也因资本流动加剧而变得炙手可热。此次讲座的举办,帮助了参会机构和企业正确认识估值在并购中的角色,分享了常见的估值方法及优缺点,并通过实践案例加深参会机构和企业对估值的了解。参会机构和企业也表示,通过此次讲座获益颇多,对他们日后进行企业估值工作有重要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