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地”勾画星罗棋布路径
记者:金山区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打造“五个地”——“新兴产业的成长地、创新创业的汇聚地、宜居宜游的优选地、城市生态的滋养地、联动发展的共赢地”。过去几年,金山也提出了“三个金山”“三个区”的奋斗目标,如今的“五个地”与前两者是什么关系?
赵卫星:上届党代会上,金山提出了“创业金山、宜居金山、和谐金山”的战略目标;“十三五”规划中,金山又提出了“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城乡一体发展试点区、区域联动发展实践区”的发展目标。这些提法,是金山干部群众的智慧结晶,具有连贯性、延续性和开创性。
金山是上海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空间、上海科创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上海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和上海生态发展的重要区域,也是上海连接长三角的重要枢纽。未来五年,我们要围绕“三个金山”的战略目标,以打造“五个地”为路径,基本实现“三个区”的发展目标,一张蓝图干到底,推动金山迈入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记者:金山地处上海远郊,在不少人眼里,远郊意味着“先天不足”。“五个地”中提到“联动发展共赢地”,怎么联动?如何共赢?
赵卫星:换个视角看,金山的地理位置有优势。金山地处杭州湾北岸,在上海西南区域。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来看,金山是“前锋”;如果按照人民广场来算,我们是“后卫”。所以,我们要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自身定位,主动推进地区联动发展。例如,北面我们可以和松江联动,东面和奉贤联动,西面和浙江联动。
记者:历史上,一些国家战略、上海战略都是在金山落脚过的,比如国家关于上海石化的战略、上海新农村建设、枫泾新市镇建设和亭林大居建设等。有种观点认为,金山的“点”比较分散,您怎么看?
赵卫星:把分散的点利用好,探索多点均衡、全面协调发展,可能是我们最大的亮点。金山应是组团式、联动式发展。仅仅是一个点的发力,不足以支撑整个金山的发展。我们希望呈现“星罗棋布”、“大珠小珠落金山”的格局。
金山打造“五个地”,便是勾画“星罗棋布”的路径。重点把握三个抓手:一是新型工业化专项改革。这是金山打造新型产业体系、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二是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抓住首批纳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这个机遇,结合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协同推进“一城一带一圈”规划建设,重点推进海岸线开发建设和特色小镇建设。三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着力发展多类型的农村产业融合方式,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三张牌”塑造地区新形象
记者:“五个地”的描绘,与大家对金山“化工大区”的传统印象有很大不同。具体来说,金山未来会重点发展什么样的产业?
赵卫星:目前,金山工业区有58平方公里,滨海地区规划也是58平方公里。这两个“58平方公里”,一个是发展二产,一个是发展三产。现在,全市能拿得出这么大空间来发展产业的,已经很少了。随着交通、整体环境的改善,金山的产业发展也将迎来机遇期。
未来,我们将重点发展四类产业——高端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新材料。这是对现有产业进行梳理、对其发展潜力进行分析后提出来的。
记者:金山正在加快转型发展、功能完善的步伐,希望给外界带来什么样的新形象?
赵卫星:下一轮发展,金山将重点打好“三张牌”。
第一张是“海洋牌”。海岸线是金山独特的自然资源,金山海岸线也是上海的黄金海岸,经过过去几年的开发建设,已经成为金山的一张名片,像城市沙滩、金山嘴渔村,都很有影响力。我们将全力推动生产性岸线向生活性岸线、生态性岸线调整,把海洋文章做足。今年4月,国家海洋局已正式批复,同意金山建设国家级海洋公园。海洋公园将以滨海区域为核心,辐射周边地区,重点开展对金山三岛的生态修复、对海洋水生态的修复等。
第二张是“生态牌”。在生态建设方面,我们一方面要抓好区域环境整治,另一方面要打造中部生态圈,形成生态绿核。其中,中部生态圈主要包括廊下郊野公园、吕巷水果公园、张堰生态片林。同时,把生态和农业结合起来,打造“百里果园、百里菜园、百里花园,成为上海的后花园”。
第三张是“文化牌”。金山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辈出,我们要发挥好历史文化方面的特色和优势,结合正在推进的特色小镇建设,把文化与生态、产业有机融合起来,以文化汇聚产业、助推旅游、展示魅力。
抓住战略机遇,用好后发优势
记者:采访中我们感受到,金山干部群众对于加快发展、改善环境、增进福祉的愿望非常迫切。
赵卫星:上海的发展有一个由内到外的过程,当前已经到了功能产业逐步向外拓展、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向郊区倾斜的阶段,可以说,金山新一轮的发展正进入到多层战略实施的机遇叠加期。看到机遇的同时,金山干部对区域后发优势也有清醒认识,希望发挥滨海优势,加快“转型发展、功能完善”的步伐,打造长三角知名休闲旅游目的地,加快建成上海西南门户型节点城市。
记者:用好后发优势,金山党员干部如何发力?
赵卫星:凝聚广大党员干部和社会方方面面力量,推进地区转型发展,需要依靠党建引领。我们正在探索党建工作“可量化、可评估、可约束”的机制。“可量化”是对内部而言,按相关要求细化成科学合理的工作体系和标准;“可评估”是对外部而言,是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工作成效的评价;“可约束”是对自身而言,是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对纪律和规矩严肃性的认同。
记者:“可量化、可评估、可约束”的机制怎样建立?
赵卫星:重点要提升“四个指数”。一是提升党委的“核心指数”。加强基层党委的执政能力建设,发挥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二是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堡垒指数”。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三是提升党员的“先锋指数”。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建设,发挥好村居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妇女小组长“三支队伍”作用,持续开展“党员先锋行动”。四是提升干部的“廉洁指数”。党建引领下,广大党员干部凝心聚力,站在发展新起点,增强改革创新意识、提升干事创业能力,顺应人民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