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南消除“两新组织”党建空白点
发布时间:2016-11-28

一个半月,惠南镇完成了近千家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的调查、登录工作,实现了468家非公企业的党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覆盖率99%;28家社会组织的党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覆盖率100%,消除了“两新组织”党建“空白点”。

不久前,当卫星居委党总支书记彭辉找到一帆鞋厂厂长潘明龙,说起希望把党组织建到厂里时,潘明龙有点懵:“党组织?跟我有啥关系?”

彭辉没讲大道理,而是以朋友的身份、站在企业的角度跟老潘聊天,“老潘你不是常说做企业这么多年,想为社会做点事么?厂里有了支部,就跟社区的党建联建平台接上了头,不仅能参加社区里的公益活动,企业遇到困难,也能通过支部向上反映。”这话说到了潘明龙的心坎里,他是本地人,创业也有20多年了,近几年越来越强烈地想参与到社区建设里去,很想为家乡做点事,但却苦于没什么渠道,如果党支部能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打通路径,实在是好事一桩。于是,潘明龙同意在厂里成立党支部,还特地拨出办公室一间,正正经经地让支部挂牌。彭辉则派出自己支部的一名资深党员做不领薪水的挂职书记,指导企业更好地推进党建工作。

“区委对‘两个覆盖’工作抓实、抓细的意志与决心,为基层作出了表率与示范。”惠南镇党委书记诸惠华说,在覆盖过程中,惠南镇的做法是需求导向、换位思考,把党组织、党的工作的覆盖变成搭建政府和非公企业、社会组织联系纽带的途径,想方设法地把方便留给非公企业、社会组织。

多管齐下的举措,让很多企业对“两个覆盖”工作的认识从“要我覆盖”升级到“我要覆盖”。有些企业老总觉得通过这次党组织联建工作,可以与政府部门有一个沟通的平台,与社会的联系更密切;有些企业老总甚至表示想正式招聘党建工作者,为开展企业党建工作设置专职岗位。

该镇综合党委介绍,此次“两个覆盖”的推进中,凡有党员的非公有制企业,通过独立建、联合建等方式,努力提升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做到一个不漏、不留死角;有条件成立独立支部的社会团体,成立独立党支部;没有条件成立独立支部的社会团体,采取并入非公企业联合支部中进行组织覆盖,形成混合型联合支部;没有党员的单位,各村(居)负责人上门对企业进行工作宣传,由镇综合党委拟定聘用合同,鼓励企业聘请党建顾问,直接负责该企业的党群工作,实现组织覆盖。此外,该镇综合党委还统一为党建顾问购买意外保险,每年给予党建顾问和党支部党建活动经费,用以开展党建工作。

党建是细水长流的事,组织覆盖后,如何做好工作,惠南镇也有后续安排。比如将加强企业组织建设和支部建设,坚持学习和实践同步,培养企业优秀员工骨干,认真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及党员发展工作。同时,坚持举办各类文体活动,通过活动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对党组织的认同感,提升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