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中国国家日”静安汇报交流会在宏安瑞士大酒店召开。区领导陆晓栋、顾云豪、刘燮、鲍英菁、叶强出席交流会。
会上,来自国内外22名官员、专家对静安区的健康促进工作表示赞赏与肯定。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官员说:“静安区健康促进工作从幼儿园孩子开始,到在企业工作的成年人,再到社区老人,很全面周到,成效很显著。”芬兰社会事务与卫生部部长顾问对静安区健康促进工作表示惊叹:“举办的健康活动都非常棒,让我们印象深刻。”
陆晓栋在会上说,静安区健康城区建设经过了10多年的探索,已形成政策和环境支持、政府和各部门密切协作、市民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格局。区政府成立了健康促进委员会,建立多部门合作平台,把健康融入政府的各项政策中,全面推进环境、医疗、卫生、体育、文化、教育等方面建设,不断引导市民关注健康、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近10年来,静安区市民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平均期望寿命呈总体上升态势。会前,各位专家还在区领导的陪同下,分四路走访考察了市北高新产业园区、大宁国际小学、石门二路街道等自我健康管理小组,了解这些地区员工、师生、居民开展健康促进工作的情况。
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等国外官员、专家走进新福康居民区健康管理小组,了解健康促进工作。当考察团中一名来自土耳其的官员问道:“小区老年居民如何预防老年痴呆症?”小组成员们自豪地回答,小区几乎没有老年痴呆症。小组成员年纪从53岁到91岁,通过参加小组活动,分享健康经验,很多慢性病患者都不用或者正在减少服药剂量。小组成员平日里还组织志愿者上门关心照顾空巢老人,为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让来自孟加拉国的官员鼓掌称赞:“我要把静安的经验带回国去,让我们国家的老人也能安度晚年。”在南京西路幼儿园,考察团一行详细了解了幼儿每年的体检情况以及幼儿园对幼儿的健康管理工作。园长表示,今后会把11月23日定为该园的“健康日”。在华东建筑集团,考察团一行参观了公司的“健康步道”、工作环境、员工食堂等,对公司工会为员工健康作出的各项努力表示赞赏。参观团一行还走进雷允上中医馆,了解中医药“治未病”理念与养生方法在健康促进方面的成果与经验。
来自澳大利亚、智利、日本的多位专家先后来到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市西中学、张园参观考察健康促进工作,与职工、学生、市民近距离交流互动。专家们参观了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职工之家、员工办公环境、食堂等,并了解了研究院长期以来通过组织网络和保障体系、开展健康监测、制定干预措施等工作。在市西中学,专家们参观考察了校园环境、心理咨询室、民防科普室、学生健康作品展示等。专家们还在张园参加了重华健康自管小组活动,和居民们一同做健康操。重华健康自管小组成立9年多来,坚持通过自办小报和“假期作业”,保持健康自我管理的连续性。
来自奥地利、巴拿马、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中外来宾先后走访考察了市北高新产业园区、大宁国际小学、彭浦镇美景雅苑自我健康管理小组。在市北高新产业园区,大家参观了园区规划展示馆、温室植物园、中杨河环境改造、沿路健康步道、风语筑环保健康节能企业,并了解园区健康服务中心高管对企业员工进行健康干预的情况介绍。在大宁国际小学,中外来宾观摩了学生开展体育健身、美术写生等活动的情况,听取了学校健康促进工作的汇报。据悉,该校每年都开展师生健康体检,对学生体检中发现的龋牙、近视眼等健康问题,进行积极干预。学校还以健康和生命为主题,设置综合学习课程,每天进校后一小时为学生固定的体育活动时间,体育类、艺术类课程占总课程60%以上。在彭浦镇美景雅苑自我健康管理小组活动室,居民们纷纷向中外来宾介绍了他们通过健康管理后,改变了吸烟、酗酒、吃油腻和高盐食品等不良习惯,并且血糖、血压趋于稳定等情况,并演示了健康手指操。
专家学者一行来到市西小学、曹家渡高荣居民区、凯迪克大厦及石门二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地,实地了解静安在健康城市建设和健康促进工作领域的优秀实践和特色项目。
在市西小学,专家学者们参观了校史陈列室、特殊教育中心、心理咨询室,观看了学生体育展示情况。对学校在加强整体投入,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努力提升青少年年龄段人群的健康素养方面作出的努力给予肯定。 在曹家渡街道高荣居民区,专家们观摩了居民练习木兰拳与太极拳,并当场学起拳操动作。在凯迪克大厦,大家纷纷被楼宇绿色蔬菜机所吸引。大厦负责人介绍,大厦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理念,为员工开辟了白领科普书吧、户外运动场、白领餐厅、妈咪小屋、心灵咖吧等场所。在石门二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专家们参观了社区健身房的硬件设施,并欣赏了苏州评弹以及编钟古曲演奏等中国传统文化。
(静安报记者集体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