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下午,2016苏州河文化艺术节闭幕式暨第十一届“长风杯”新上海人歌手大赛决赛在区图书馆举行,迈入第十年的苏州河文化艺术节落下帷幕。当天,“长风杯”新上海人歌手大赛决赛上演激烈角逐,最终产生金、银、铜奖,为艺术节画上了圆满句号。
历经一个月的时间,苏州河文化艺术节四大板块——“同心家园”主题活动、“两创”成果展示活动、苏州河文化艺术节10周年回顾活动、其他重点活动等内容精彩纷呈,共推出线上线下100多场文化艺术活动,广大市民共同享受了一场文艺盛会。
品牌赛事闪耀璀璨“民星”
十年来,一个个重点文化品牌成为苏州河文化艺术节的亮点:“长风杯”新上海人歌手大赛、“长征杯”中华经典朗诵大赛、长寿白领文化艺术节……无一不是市民热衷的赛事,吸引了来自普陀乃至全国、全世界文化爱好者的踊跃报名,也诞生了璀璨的“民星”。
闭幕式当天,第十一届“长风杯”新上海人歌手大赛迎来决赛,历经多年发展,赛事越来越国际化、多元化,晋级决赛的10名新上海人歌手不乏国际友人以及内蒙古等地的选手,他们多才多艺,更对上海有着深深的牵挂。
出生在哥伦比亚的王甜甜目前在上海学习中文和音乐,她演唱了动人的歌曲《我的歌声里》;赵红梅在中学和老年大学教音乐,她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带来颇有中国风的《黄河渔娘》;来自乌克兰的玛丽第一眼就爱上了上海,她深情演绎了《美丽的神话》;来自内蒙古的达斡尔族姑娘鄂菀婷来上海已五年,这是她第二次参加新上海人歌赛,一曲《在那东山顶上》令人惊艳;馨声代女子组合是决赛唯一的组合选手,作为文艺工作者,她们用合唱形式再现《春天的芭蕾》;郑曹坤是上海音乐学院美声表演专业的一名硕士,他用一曲高亢的《海恋》赢得全场掌声;来自俄罗斯的莉娜是一名英文老师,她以乐队形式,用摇滚乐演绎心中对上海的热情……10位选手唱罢,现场掌声雷动,气氛迈向高潮。
经过评委打分,最终郑曹坤获得冠军,鄂菀婷、馨声代女子组合与庄世豪获得亚军,王甜甜、赵红梅、玛丽、戴思琪、曾萱、莉娜荣获季军,庄世豪同时荣获网络人气奖。
十年精品再现“苏州河文化”
随着艺术节在10年间不断成长,围绕“苏州河文化”这一主题创作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在全市乃至全国屡创佳绩,囊括了“上海之春”、“舞动精彩”、“上海市民文化节百强团队”、全国“群星奖”等一系列群文比赛的奖项。
为了充分展示艺术节10年来取得的喜人文化成果,今年区文化馆举办苏州河文化艺术节十年优秀原创节目回顾展,《丝路海虹》、《邻里一家亲》、《金色池塘》等一系列百姓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节目再次集结,带来一场视听盛宴。此外,刘海粟美术馆分馆馆藏苏州河系列主题回顾展、“文化普陀云”平台上的苏州河文化艺术节历年回顾专题等活动,回顾了艺术节十年来的精品舞台演出、书画作品等内容,展示出普陀与苏州河相伴相融的深厚情谊。
主办方还以“同心家园”为主题,策划开展开幕式、闭幕式和各类文化艺术赛事等活动,彰显普陀的风采,激励人们共同铸就 “同心家园”的新辉煌。
互动交流凸显“两创”成果
本届艺术节将普陀区成功创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成果作为重要内容,以优质文化项目和服务惠及百姓。
今年,苏州河文化艺术节天天演活动打破以往在固定舞台演出的模式,形成各街道的内循环,将10个街道镇分为三组,各组自行整合一台文艺演出,并在本组合区域范围内巡演,增进街道、镇间的相互交流,合唱、戏曲主题等互动展演轮番举行,首次尝试的交流演出赢得了观众的好评。乐迷、戏迷朋友们在表演中增添了交流观摩的机会,基层文艺团队也近距离聆听名家点评和建议。
多元参与、互动融合也是艺术节亮点之一。区相关委办局、社会组织、文化场馆等多元主体都融入办节工作,区教育局参与开展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艺术展演、M50创意园主办的第二届M50艺术季、上海纺织博物馆举办的少数民族服饰展、摄影展以及画香笔香画廊承办的2016“童心家园”少儿创意大赛等活动。主办方还推进文化精品“引进来”、“走出去”工作,引进苏里科夫美术学院油画展,赴西藏亚东、浙江余杭等地举办“墨香河韵”刘海粟美术馆分馆(区美术馆)馆藏苏州河系列书画作品展,加强了中外文化和各地区间文化交流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普陀区发挥苏州河博物馆理事会机制作用,由理事成员单位顾正红纪念馆、上海纺织博物馆开展了千名市民看博物馆(第三季)主题系列活动、2016“历博杯”上海市“我身边的历史建筑”摄影大赛(普陀)、绚彩中华——中国云南迪庆藏族服饰展等活动,展现“两创”的丰硕成果。
线上互动喜获百姓热评
本届艺术节期间,“文化普陀云”平台上线并投入运营,推出了回顾、投票、预约等一系列线上互动活动。其中“我最喜爱的苏州河文化艺术节活动项目”评选受到近万人关注投票,区文化馆的“苏州河文化艺术节天天演活动”、长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长风杯”新上海人歌手大赛等被票选为最受大家欢迎的十大项目。“童心家园”少儿绘画大赛也依托文化云平台开展评选工作,一、二、三等奖的作品均上传平台,由市民评选出三个最具人气奖。
区文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文化普陀云”平台使广大市民可以用更便捷的方式了解普陀的各项文化活动并参与其中,也使苏州河文化艺术节具有更广泛的辐射力,带给百姓更多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