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珠海航展最引人关注的是歼-20的“惊鸿一现”,那么最让人意外的,当数在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商飞)展台上低调展示的一架1∶10比例的宽体客机模型飞机了。记者日前从中国商飞方面获悉,负责远程宽体飞机研制的中俄合资企业注册审批程序已启动,预计年内将正式挂牌运营,挑战波音和空客把持的宽体机市场。
11月2日下午,被红布遮住的这架宽体客机模型被揭开了面纱。白色的机身,红色的条纹,机身前半段上“中国商飞COMAC”的边上还赫然跟着“UAC”(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的logo,意味着国产宽体客机将由中俄双方共同研发。实际上,早在今年6月25日,目前正在制造国产窄体客机C919的中国商飞公司就与UAC签署了项目合资合同,中俄两国企业就研制宽体客机正式确立合作关系,双方企业将按照对等原则开展研制工作,在上海组建合资公司作为项目实施主体。
据了解,飞机的总装将在上海完成。目前,中俄双方企业正在对供应商RFI(信息征询书)回复做联合评估。与正在努力实现尽早首飞目标的单通道窄体客机C919相比,中俄远程宽体客机采用双通道客舱布局,基本型航程为1.2万公里,座级280座,这一机型也被业内称为“C929”客机。根据研制经验,从项目启动到实现首飞,预计需要7年左右时间,到实现产品交付则需要10年左右时间。
眼前,对中国商飞来说,更关心C919窄体客机的尽早首飞。在此次珠海航展上,东航与中国商飞签署合作协议,成为C919的全球首家用户。根据协议,C919客机首飞后1年内,中国商飞公司和东方航空将启动5架飞机买卖合同的谈判,中国商飞公司将为东方航空运营C919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支持。此次签约意味着东方航空将在不久的将来,率先在航线上用上国产大飞机。
东方航空机队主场在上海浦东、虹桥机场,上海机场提供的便利条件和保障能力,将为C919运营准备工作提供有力支撑。“C919的总装基地就在浦东机场边上,开出来就是浦东机场的跑道,无论试飞还是维护,都非常方便。”业内人士表示,在东方航空公司运营C919之后,可以让上海机场的各方面优势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此外,中信金融签下36架订单,其中确认订单18架、意向订单18架;浦银租赁签约购买20架,其中5架确认订单、15架意向订单。到此,C919大飞机已获得全球23家用户的570架订单。此次航展上,ARJ21方面也斩获不少订单:中国商飞与航天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签署40架ARJ21-700飞机购买协议。其中,20架为确认采购,20架为意向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