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日)下午,由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组委会主办,上海东浩兰生国际服务贸易(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两化融合联盟、中国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联盟支持的2016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峰会暨2016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深度行(上海站)活动在沪举办。本次创新峰会是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的系列活动之一。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邵志清出席峰会并致辞,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安筱鹏解读《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并作下一步工作部署。上海市经信委副巡视员史文军发布上海市2016年两化融合评估指数,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信息化研究与促进中心工业信息化研究室主任肖琳琳作《本质贯彻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构建互联网时代竞争新优势》的主题演讲。
邵志清副主任指出,作为国家首批两化融合实验区,拥有雄厚工业基础和互联网资源的上海市,将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作为产业探索转型发展之道的重要选择。近期将以市政府名义发布的《上海市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上海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进一步深化,互联网“双创”成为制造业转型发展的新引擎,新模式、新业态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跨界融合的制造业新生态初步形成,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两化融合发展综合水平指数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据介绍,随着互联网加速与传统产业融合,互联网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催生孕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有利于形成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倍增效应,加快新旧发展动能和生产体系转换。《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为今后一段时间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成为协同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的重要指导性文件,通过推动建立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新生态,充分释放“互联网+”的力量,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推动“中国制造”提质增效升级。
下一步,上海将重点围绕“平台、应用、安全、标准、政策”等方面大力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主要包括:一是打造两类平台,即面向企业内、产业链和全社会的协同研发制造平台、创业平台、创业创新平台等大型制造企业“双创”平台和大型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为主导面向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制造企业的第三方“双创”服务平台;二是培育四种模式,即基于企业现场数据集成整合的生产制造过程智能化应用的智能化生产、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之间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的协同共享的网络化协同、消费者深度参与生产制造全过程和生产方式由规模生产向规模定制转变的个性化定制、基于产品全流程数据采集分析实现产品服务模式向全生命周期管理转变的服务化延伸;三是增强四种能力,即核心工业软硬件、工业互联网络、工业云、智能服务平台等基础产业能力、面向生产制造全过程、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性解决方案能力、涵盖政策法规、标准体系、试点示范等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能力、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引领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方式变革的标准引领能力;落实五项政策:在组织保障方面,着力打造多方参与的综合推进体系;在政策引导方面,设立融合发展相关资金,加大对企业信息化改造投入的支持力度;在标准体系方面,构建完善的制造业互联网融合技术和应用标准体系;在人才保障方面,鼓励企业设立首席信息官或首席数据官和开展领军人才评选,建立多层次人才体系;在交流合作方面,着力加强国际间、区域间和产业链间协同合作。
SAP、GE、上汽、赛科、玛瑞斯等企业专家分别围绕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相关趋势、技术、案例等作主题演讲并作互动交流,来自北京、江西、河北、新疆等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代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本市制造业骨干企业以及解决方案提供商等约200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