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要狠抓落实 努力提高群众获得感
发布时间:2016-10-18

近期,本区举行落实“1+6”工作现场推进会。区委书记施小琳,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敏浩先后实地察看了石泉路街道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旧水泵房改造项目、管弄小区环境微改造项目,并召开现场会。区委领导孙萍、顾军、韩金华、周艳、曹卫东等参加活动。
  施小琳对石泉路街道等基层单位在围绕居民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围绕党建引领下的自治共治格局形成,围绕形成常态长效工作机制等方面,开展“1+6”工作和推动“同心家园”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表示肯定。

  施小琳指出,要清醒地认识和评价在整体推进“1+6”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要着眼长远,着眼全局,加大对于影响社会治理现象的攻坚力度,特别是对“五违四必”区域环境整治工作任务要对表细化,责任到岗,落实到人。

  施小琳要求,“同心家园”建设,一要抓落实,点上突破和面上提升要相结合。对于确定的工作任务,要从项目化、时间表、责任人三个方面狠抓落实,逐个销项,要围绕社区养老、物业管理、社区幼托等重点工作要拿出解决办法,形成工作机制。二要抓联动,服务需求和引导需求相结合。在区域范围内“条”要加大对于“块”的服务力度,“条”的工作成果要在“块”中得到体现。街道要按照即将实行的《上海市街道办事处条例》要求,在社区治理中起条块联动的牵头作用,提高社区治理的整体水平。三要抓评估,典型引领和能力建设相结合。要充分利用社会治理力量进社区的有利条件,加强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加大条块结合力度,形成一批好的工作做法和工作机制。四要抓机制,攻坚克难和常态长效相结合。要从居民区书记、社区干部等岗位入手,加大社区治理队伍机制的建设力度。要从开放联动机制入手,丰富建设“同心家园”的社会资源和参与渠道。要从创新理念的贯彻落实机制入手,要借助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将“科创驱动转型”的理念融入社会治理,真正将区域建成“宜居宜创宜业”的新社区,提高群众对于社会治理工作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周敏浩对本区在围绕社会治理“1+6”工作中,聚焦住宅小区、居委会评估、推动“同心家园”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

  周敏浩要求,一要责任落实抓到位,全面完成今年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各项目标任务。

  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落实责任,层层压实,紧紧咬住目标任务,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二要要点工作抓到位,努力提升群众获得感。聚焦解决住宅小区治理的突出问题,倾听民意,研究对策,更加注重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让群众看到问题在解决。着力推动居住民生工程,加强风险研究,细化工作方案,狠抓施工推进和竣工验收工作。不断优化社区环境,把“五违四必”综合整治延伸到基层社区,重点关注群众反映强烈、信访矛盾突出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城市管理顽症。三要机制完善抓到位,切实形成工作合力。理顺下沉管理力量,进一步做好职能部门力量下沉后的工作对接,加强与住宅小区综合治理的有机衔接。理顺居民区治理架构,加强居委会建设,建立健全以居民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居委会为主导,居民为主体,业委会、物业公司、驻区单位等共同参与的居民区治理架构。理顺多元化自治共治模式,落实党政“双牵头”责任,引导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协同处理社区事务,寻求共同利益诉求点,打造社区生活共同体。

  孙萍和韩金华分别部署了居委会评估工作和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工作。石泉路街道、万里街道、宜川路街道、区民防办等作交流发言。区各委办局、各街镇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了当天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