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新政落地效应持续放大 ——长宁扎实推进“1+38”科创政策体系
发布时间:2016-10-11

围绕科创中心建设,长宁区于今年5月形成了1个实施意见加38个配套细则举措的“1+38”科创政策体系。实施意见和配套细则出台后,长宁区积极推进有关科创政策落地。 
  有针对性做好政策服务
  科创政策细则一发布,长宁区就通过政府部门网站、“长宁科技和信息化”微信公众平台、“中小企业综合管理平台”、企业微信服务群等媒介平台发布。全区层面围绕科创政策开展了集中式宣传。5月26日,区政府召开科创实施意见细则专题新闻发布会;区四套班子领导带队走访企业,上半年共走访812家企业,汇总171条政策类诉求。
  此外,长宁区还从企业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做好政策服务,实现精准解读。长宁区于5月26日开展集中式宣讲培训,210余家企业以及政府企业服务窗口近300人参加。区科委发放《长宁区科技创新服务指南(2016年版)》,区商务委面向企业服务人员着重培训配套细则,区人社局发放扶持创业政策问答等解读手册。区发改委制作《长宁科创政策汇编》,并梳理收录其中的27条实施细则的联系方式,形成实施细则咨询联系表,方便企业问询申请。宣讲培训效果初步显现,如全区企业市创新资金项目今年申报168个,申报量大幅提升,超过去年申报量(71个)的一倍以上。
  放大科创政策落地效应
  科创政策体系形成后,长宁区加快落实区级政策兑现。及时匹配市区两级重点项目资金,目前已完成张江园2015年第二批重点项目市区两级财政扶持资金拨付,惠及企业35家,资金共计2988万元。全区有5家企事业单位的29项各类标准得到政策资助,25家企业获得390万元资金扶持。创新券服务平台正式上线4个月以来,截至8月底累计发放科技创新券9288张,用于企业的会场使用补贴及活动补贴,将根据实际发生费用兑付。在落实区级政策的同时,区相关部门主动推荐优质企业申报市发改委、经信委、科委等市级条线部门的政策,形成市、区政策的放大效应。
  此外,长宁区还主动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困难。区市场监管局鼓励企业通过股权质押、动产抵押登记等方式,解决融资难题,共为3家企业办理动产抵押贷款1.83亿元,为40户企业办理股权出质融得资金62.55亿元。区人社局发挥政策效应,助力创业企业缓解贷款难题。
  提升科创中心建设辐射功能
  虹桥人才特区功能更加完善。“上海虹桥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已实现外国专家证、海外人才居住证、外国人就业证及海外人才居留证“四证合一”功能。6月30日服务中心正式对外服务。长宁区正有序推进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区指标体系研究制定工作,已形成初稿。
  企业注册登记流程更加便捷。放宽企业名称和经营范围,经过研究允许科技创新型企业在名称和经营范围内使用符合国际惯例、行业标准的用语来体现其行业和服务特点。今年共核准以“众创空间”、“车联网”、“空气生态”等作为企业名称行业表述和经营范围的新兴行业企业67户。作为全市第一个对接《上海市企业住所登记管理办法》出台细则的区县,长宁区允许符合条件的科创企业在街镇、园区、众创空间、律师事务所进行集中登记。针对集团公司、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实行“一址多照”登记制度,在全市率先实行“一照多址”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