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贸易便利化推动企业创新
发布时间:2016-09-22

近几年来,国内经济发展迅速,不少经济发达区域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自动化工厂甚至全自动化工厂也是屡见不鲜。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运行多年之后,那些半旧不新、弃之可惜的设备该如何处理。

在自贸区制度创新、先行先试精神的指导下,新区各主管部门积极协调,为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BB工程)打开了机器人和机器人系统再制造业务的大门。今年6月,ABB工程顺利地在公司经营范围内增加了“再制造”的创新业务,成为上海自贸试验区批准的第一家正式开展“再制造”业务的机器人企业。

可持续举措达到多赢效果

ABB工程于1999年在外高桥保税区(现上海自贸试验区外高桥保税区片区)成立,是ABB独资企业。作为ABB在中国最大的生产企业,ABB工程是其在华工业机器人及机器人系统、仪器仪表、控制系统、石油化工控制系统、船舶推进器、船舶自动化系统集成、造纸检测设备和集成分析系统 (过程自动化)的生产工程基地。

“ABB在电力、自动化及交通和基础建设的三大领域中一贯地坚持并传导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其中,‘再制造’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刚表示,闲置的设备会造成厂房、土地等资源的浪费,不恰当的处置更可能会污染环境,ABB为此提倡“再制造”方法,“使用ABB的工艺,不仅能保证与新产品相同的质量,而且有完善的废弃物处置制度,有利于保护环境。在经济效益方面,既可以使原客户回笼资金,也能为购买再制造产品的客户降低资金投入,达到多赢的效果。”

自贸区带来“再制造”机遇

中国自2013年起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这样巨大的市场存量效应,让“再制造”业务进入ABB工程的计划范围。

李刚告诉记者,ABB在全球拥有三家“再制造”中心,主要分布在欧洲和美洲,但遗憾的是一直没有辐射到亚洲区域,“ABB着眼于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近年来逐步开始考虑在上海开展再制造的可能性,希望能填补此项空白,并服务于整个亚洲区域。”

此时,恰逢上海自贸区改革试验的历史性机遇,对外资准入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便利了企业经营范围的增加。同时,自贸区贸易便利化改革,也有助于企业探索包括“再制造”在内的业务模式创新。

在与浦东新区商务、经信、市场监督管理、环保等部门和海关、商检充分沟通的基础上,ABB工程经申请于2016年6月顺利地在公司经营范围内增加了“再制造”的创新业务,使ABB工程成为上海自贸试验区批准成立的第一家正式开展“再制造”业务的机器人企业。

各项准备工作已就绪

事实上,就在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的同一年,ABB已经开始了“再制造”业务的筹备。据介绍,ABB工程早在2013年初已先后派遣多名员工飞赴位于捷克的ABB机器人全球再制造中心学习先进的技术知识和运营经验。目前,在硬件、软件和技术方面都已准备就绪。

在硬件方面,ABB工程在康桥工业园区拥有中国最大的机器人生产工厂,依托这一平台,厂房、设备、工具、工装都已经逐步到位,试运转已经完成。相应的仓储中心也在同期建成,将服务于再制造业务开展所需物料的储存和管理。

在软件方面,ABB工程将依照国家和ABB集团严格的环废管理标准建立了流程,严格按照标准流程处理废弃物,实现环境友好型生产。

在技术方面,ABB有着40余年机器人技术的积累。ABB再制造的机器人和机器人系统能达到与最新一代同型号设备和系统相当的性能。同时,ABB还将为再制造的机器人和机器人系统提供与新设备相同的质量保证和维修保养服务。

除了再制造机器人以外,再制造的理念可以广泛应用于金属制品、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电子产品等多个领域。李刚表示,“在ABB工程成功走出第一步的基础上,我们希望自己的经验能够被推广到上海乃至全国,倡导更多的企业加入‘再制造’的队伍,循环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既增加企业效益,又承担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