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作为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载体,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调节城市空气质量的功能,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陀区共有公园18座,年游客量达到3000万人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面对市民日益增长的休闲、健身、文化需求,根据上海市打造“城乡公园体系”的新要求,本区以“提升公园服务质量”为抓手,全面提升精细化养管水平,全力助推“同心家园”建设。
打造“三化服务”试点。以不断加快“标准化、网格化、智慧化”建设步伐为着力点,试点在长风公园设立管理综合标准化试点工作小组,为全区公园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提供范本。与区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联手,在长风公园率先试点设立网格化管理工作站,并委派专人落实网格工作站运作和联络,通过“巡查、发现、处置”模式,将网格化管理和应急联动工作合二为一。试点公园景点讲解免费APP,游客只需扫一扫设在公园内的二维码标牌,就能听到公园情况介绍及每个景点的讲解。精心制作植物名录二维码标识,游客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轻松获取植物的品种、习性等知识。
注重队伍教育培训。为进一步提升公园各岗位规范服务和绿化养管技能,组织开展了售票员岗位规范、安保岗位服务规范培训和游乐设施安全操作培训、花灌木修剪培训、营改增专题培训等,使员工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延长公园开放时间。通过更新公园夜间灯光、监控等设施,加强安保巡逻的力度,区域内近8成公园实现对市民延长开放,至“十三五”末将实现区域内公园延长开放全覆盖,为未来公园实现24小时开放打下坚实基础。
强化职工安全意识。对易发、多发治安事件的地段,进行重点巡逻,增设红外线监控。对公园较突出的矛盾,如:残疾车进园拉客、速度快,公园噪音、小摊小贩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维护公园的日常经营秩序。每月开展安全例行检查及节前重点安全检查。
助力“三园合一”建设。在真如地区试点打造开放式公园,通过对原有的真如公园、市民文化园和亲水园的局部提升改造,将三块原先相对独立的公园绿地有效连接起来,形成规模效应,并在三园结合的基础上深入探索公园24小时开放的可行性。“十三五”期间,将一批楔形绿地、外环绿带等大型绿地纳入公园名录,并计划新建公园一座。结合“同心家园”建设和城市更新步伐,改造一批街头绿地变为口袋公园,提升公园可达性,营造宜居生态环境,更好地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