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张常常会造成环境恶化、交通拥堵、居住适宜度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带来公众凝聚力的减弱和城市文化的缺失。在普陀,这块55.4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需要将城市雕塑作为普陀独有的语言,全面布局、精心策划、整体创意,着眼于城市长远发展,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实力和城市主题文化核心竞争力。
好的城雕凝聚着一个城市的文化积淀、时代追求和价值取向,堪称城市的文化表情,普陀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积淀需要以一种醒目的表达方式。
一、让城雕尽显城市的文化底蕴
城雕不在多,而在于精,不在于巨,而在于美,应足以反应普陀这座城市的基本精神气质。表达方式既可以是当代的,也可以是传统的,既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抽象的。要与具体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等诸多因素相呼应。
如,四川有21个市州,每个市州都有自己最有名的景点,也就是必须“到此一游”的地方:“中国石刻之乡”安岳,“小平故里”广安,“天下第一酒道场”泸州,集“三国文化、蜀道文化、红色文化”为一体的广元,四川最大的“风水古城”南充……虽然,它们有些并非是我们所熟知的风景名胜,而叠加在一起,就成了有着厚重历史感的文化之地。
普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苏州河畔是上海乃至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有着较为独特的宗教文化资源,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发源地之一。如果我们能在普陀长征地区整体设计“长征文化地标”,使其成为一条激励我们前行的“红飘带”,也必将成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丰碑。如,紧挨我们身边的真如地区就已经文化源远流长。“真如”意指佛法之最高境界,意为;真性本来如此。真如街道以“缘来·真如”感召有缘之人,领悟万法可变,唯真如不变。然而,仅仅一座真如寺是远远不够的,漫步真如老街,还应该更深刻地感受到“缘来·真如”的意蕴。
二、科学规划编制城雕
城雕是人民的艺术,是美丽中国的文化表现,应该多措并举下大力气发展好。”为了防止“贪多求快,忽略艺术价值、文化内涵和受众接受度的统一”等弊端,在打造时,还应具体考虑以下三方面:
其一,规划立项应科学。做群雕还是单尊雕塑,如何体现文化特色,安放在什么地段合适?要充分考虑到城雕与城市环境、文化空间的契合度,征求城建、规划、历史、文化等各方面专家意见,合理设置,因地制宜。
其二,设计制作需专业。应遴选具有专业资质、较高艺术水准的艺术家和制作团队,根据城雕大众化与高雅性相统一的原则,精心设计、仔细制作,切忌简单模仿、照搬套用。
其三,管理维护要重视。应将其纳入城市景观维护管理体系,由专人负责后期维护、清洁,避免其破损残旧,变“妨害市容”为“美化市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