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各区县各有所长,近期在产业布局方面各有新动作。创业该去哪儿?看看下面你就知道啦。
青浦区+跨境电商
近日,经上海市商务委员会批准,在青浦出口加工区、徐泾西虹桥商务区设立上海市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
青浦区特别重视跨境电商发展,把发展跨境电商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抓手。
1、规划先行
制定《青浦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和《青浦区跨境电商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跨境电商保税物流中心、跨境电商O2O商业中心(即跨贸小镇)、跨境电商产业孵化中心三个中心建设模式。

2、政策扶持
率先发布《青浦区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实施细则》,对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注册落户、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创新发展等三个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3、平台建设
设立上海青浦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有限公司,为全市第一家成立的区县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为加工区内跨境电子商务监管点提供查验服务以及支付、订单、物流信息三单对比功能。

4、强化招商
已引进绿地集团、洋码头、大田物流等多家自营跨境电商企业,并积极对接敦煌网、大龙网、中外运等平台企业,在开展保税进口业务的同时探索跨境电商出口B2B模式。

浦东新区+创意产业
近日,浦东新区首批28家区级文创产业园区获授牌。
这标志着浦东新区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创意产业园区走上了一条融合发展之路。
1、园区特色
在首批认定的28家园区中,16家为国有、12家为民营,地域上遍布浦东城郊各地,为区域文创产业发展起示范和带动作用。这28家园区全部符合8000平方米以上建筑面积,企业入驻率60%以上,入驻的文化创意企业、机构占园区入驻企业总数的70%以上等认定条件,28家园区合计建筑面积达240万平方米。
其中,上海张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中国移动互联网视听产业基地、上海证大喜玛拉雅艺术中心等10家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自动获得区级园区称号。另外的18家园区同样各具鲜明的产业特色和定位:陆家嘴软件园、唐镇电子商务创新港、上海浦东软件园、创智空间·张江信息园等以网络信息、软件计算机产业为特色;临港国际艺术园、拾久新场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以艺术、文化创意相关产业为特色;上海东方尚博创意产业园、丰华园等以建筑设计、广告会展为特色。

2、政策支持
“在认定首批区级园区后,新区还将完善制度建设,推动文创产业的持续发展。”文化产业处相关负责人透露,浦东文创产业在“十二五”期间获得了蓬勃发展,截至2014年底,产业增加值由“十一五”末的377亿元提高到745.86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0%,占全区GDP比重达10.2%,比“十一五”末增长2.2个百分点。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浦东将进一步提升文创产业领导力、产业集聚度,优化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将新区建设成为创新活力元素丰富的文创产业高地。
据介绍,新区将在近期内试行《浦东新区文化创意产业管理办法》,为未来的园区申报、认定、评估及相关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根据《办法》,经认定的园区及入驻园区的相关企业,可优先享受各级政府扶持文创产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符合《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要求的区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将被优先推荐申报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普陀区+互联网+
去年上海普陀区政府和市商务委签订合作协议,沪上首个“互联网+”商务创新实践区落户普陀。
1年来,普陀区“‘互联网+'商务创新实践区”建设紧扣区域发展目标和“一轴两翼”功能布局,已初步形成具有普陀特色的“以科创驱动商贸业转型发展”的优势产业。
1、互联网+基地
桃浦地区作为上海城市更新战略的重点地区,加快打造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区。上海西北保税物流园区作为普陀自贸示范区建设主要基地,推进“一平台四中心”、“三调整一改造”,打造国际进口商品分销中心和供应链服务基地。中环商贸区国家电商示范基地参与创始“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创新发展联盟”,开展重点区域和特色领域电子商务创新应用,并落户了中国跨境电商应用联盟,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互联网+服务
中环智慧商圈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信息化应用。麦德龙、农工商、月星家居、环球港等一批大型商贸企业纷纷为消费者提供智能化“一站式消费体验”。一批优秀项目相继落户,国内最大数字营销集团——利欧数字网络、国内最大“互联网+停车”企业——ETCP、国内家电巨头电商项目——海尔O2O项目、国外巨头合作项目——谷歌跨境电商体验中心、互联网电影新贵——上海阿里巴巴影业等纷纷来普陀发展。扎根普陀的企业生机勃勃加快发展,麦德龙推进全渠道发展、加速数字化转型,提出“一体两翼”理念,以实体商场为本体,O2O网上商城与B2C天猫旗舰店作为“两翼”护航,并在普陀着手拓展旗下便利店品牌“合麦家”,作为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开展的业务创新和转型发展的新尝试;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饿了么)不到两年实现7次增资,投资总额从1.23亿元增加到94亿元,注册资本从1.11亿元增加到75亿元,并与阿里巴巴及蚂蚁金服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发展。
3、互联网+平台
普陀区被列入市平台经济示范城区,有色金属交易平台和陆交平台被列入市十大平台示范企业(园区)。有色金属交易中心、华通铂银交易市场发布有色金属现货价格指数、中国白银现货指数,增强了市场话语权,提升了产业引领度和影响力;传统要素市场向规模化多功能平台转型,网上交易逆势而上。
4、互联网+社区
推进2个智慧社区建设:长征智慧社区正式上线了集智慧政府、智慧公共服务、智慧商圈等为一体的微服务平台,曹杨智慧社区完善市民卡功能,集交通、积分、支付、公共服务、公益活动于一体,带领市民走入智慧生活。“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加速升级,线上线下打造了诚信2.0版智慧菜场、推出微市场。传统零售企业例如全家便利形成与电商的战略合作,开展快件自取,吸引二次消费。电商企业加快线下拓展,绿盒子开设实体店,增强客户精细化体验。
长宁区+航空服务业
7月20日,由长宁区编制的《长宁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2016版)》正式完成。《指导目录》明确了长宁区对航空服务业等特色产业的发展指导。
自去年5月上海虹桥航空服务业创新试验区挂牌以来,长宁区已形成了航空服务产业链:
►民航华东管理局和民航华东空管局等行业主管部门位于创新试验区内;

►集聚了中航协华东代表处、适航审定中心、民航华东管理局行政审批大厅、上海国际航空仲裁院等一批行业协会和公共服务平台;
►已吸引东方航空、南方航空、中国国际航空、扬子江快运、康捷空等一批支撑基本运输功能的航空公司及货运代理相关企业;
►吸引了东航技术、中航未来资产、中航飞翔、郝通航空科技、如东等一批从事飞机维修、飞行培训、航空金融、航空信息等高附加值航空配套服务业的企业入驻。

目前,长宁区航空及物流业企业共有493,今年新引进的航空服务业相关企业共59家。仅2016上半年,航空及物流业完成税收47.8亿元,同比增长17.4%。
(根据上海长宁、绿色青浦、上海普陀、你好张江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