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围墙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上海杨浦要下一盘更大的棋
发布时间:2016-07-29

既是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又是全国首批、上海唯一的区域“双创”示范基地,“荣誉加身”的上海杨浦区压力和动力并存。今天召开的杨浦区委全会上,这份压力和动力传递给了所有与会人士。 


    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确定了首批共28个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其中区域示范基地17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示范基地4个,企业示范基地7个。根据《意见》,区域示范基地要以创业创新资源集聚区域为重点和抓手,重点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完善双创政策措施,扩大创业投资来源,构建创业创新生态,加强双创文化建设。杨浦的目标是,在17个区域示范基地中争先。 


    “压力是不言而喻的。这就需要我们深化对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的认识,加快前瞻布局,着力培育新兴领域的领军企业,努力把杨浦建成高水平的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杨浦区委书记李跃旗说。


打破有形和无形的围墙,在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和产城、学城、创城“三城融合”的基础上,杨浦要下一盘更大的融合之“棋”。

    今年上半年,杨浦已经与上海财大、上海理工大学签订新一轮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接下来还将与复旦、同济等一批辖区内的高校签约。目前,杨浦正在积极开展“一圈、一廊、一谷、一园”建设,促进高校知识溢出,助力创新创业企业发展。“一圈”是指打造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升级版,推进国际设计一场三期项目建设;“一廊”是指加强与复旦大学合作,结合复旦创新走廊建设,共建“两院两联盟”,即产业技术研究院、城市发展研究院和大学生创业联盟、江湾产学研联盟,构建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机制;“一谷”是打造“环财大金融谷”,重点聚焦互联网金融产业的人才培训、信用服务和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一园” 是与上海理工大学共同推进太赫兹国际协同创新研发平台项目,建设太赫兹工程院和产业园。


不满足于“近水楼台先得月”,李跃旗说,“杨浦要最大程度调动各方积极性,不仅在我们区域内的,也包括我们区域外的。”
 
    比如,全国“双创”示范基地中,有4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其中上海交大、清华大学,虽然不在杨浦,但和杨浦都有合作。7家企业中的中国电信、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阿里巴巴也和杨浦有合作。因此,杨浦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建设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区域发展生态,加快与各方创新力量的协同发展。同时,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创新机构集聚,并设法引导全球创新资源融入区域创新网络。

记者了解到,杨浦还将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激发创新活力。其中包括:优化科技创新的财政资金统筹投入机制,进一步提升整体营商环境。在资金投入导向上,从原来对个别企业的“一事一议”、“点对点”的支持,逐步转向对整体发展环境建设的支持,加大对重点产业、各类科技专项的支持力度。在资金投入方式上,提高资金使用成效,改变原有的财政资金使用分散、项目式管理的方式,探索财政资金的“拨改投”、“拨改奖”、“拨改贴”、“拨改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