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不仅卖‘子弹’,还能卖‘枪’。”艾录包装股份有限公司是位于金山区山阳镇的一家企业。今年以来,企业发展蒸蒸日上,董事长陈安康言及于此,诙谐地打趣道。
陈安康所说的“子弹”,指的是企业生产的包装纸袋,而“枪”指的则是整条包装线。以前,艾录是粉状产品包装纸袋的生产商;去年,艾录收购了一家从事机器人包装生产线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之后,它就成了“一体化包装整体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客户从物料灌装一直到产品进集装箱,整个过程都能享受到艾录的服务。目前,机器人包装生产线正在三期工厂里进行调试,预计本月底就能竣工;而又卖“子弹”又卖“枪”也让艾录成了全球唯一,市场竞争力不容小觑。
艾录的转型,契合了“十三五”期间金山区将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服务化发展的原则。“十二五”期间,金山区坚持“工业强区”战略和“二三一”产业发展方针,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专项改革试点,制造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为“十三五”制造业转型升级打下了良好基础。今年以来,金山区产业部门根据金山“十三五”规划纲要,加强产业政策研究,加快编制金山区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金山区产业指导目录和布局指南、重点产业集群的行动方案等,这些产业规划落地以后,将为推进金山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金山制造全产业链竞争力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今年以来,围绕四大产业集群,金山区聚焦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项目质量稳步提升。1—6月,全区内外资签约项目共计96个,计划投资总额约37.7亿元,同比增长17.8%。签约项目中,涉及四大产业集群的项目69个,占比71.9%,招商引资签约额28.9亿元,占比76.7%。在生命健康产业方面,朱泾镇举办了“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暨日本招商合作签约仪式,一批远道而来的日本客人受邀共商朱泾生命健康产业的未来,并进行深度合作。目前,多个“生命健康产业”项目已落户朱泾,其中有通过基因检测实现精准医疗的上海康黎医学检验所,还有沪上最大的非营利性养老项目颐和苑……生命健康产业正给老县城朱泾的发展带来新活力。而在新材料产业方面,东电化(上海)电能源有限公司将在金山工业区建设四条锂离子电池隔膜生产线,总投资8800万美元,预计达产后年产值可达6.5亿元人民币,缴纳税收约7000万元人民币。
集群内原有的一些龙头企业上半年也表现抢眼。康迪电动汽车(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纯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前几年,公司产品主要面向纯电动汽车租赁服务市场;去年,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于去年第四季度推出了符合上海标准的新车型——全球鹰K17A,最大续驶里程超过150公里,最高车速超过100公里/小时,这款车型既兼容了原来的租赁市场,又可满足个人消费者的需求,今年上半年的产值达6.2亿元。据统计,1—6月,金山区四大产业集群的368家企业累计实现产值289.5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占属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67.8%,较去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
在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金山区还着力加快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开展示范性智能工厂或数字化车间创建活动。位于枫泾镇的上海汉钟精机股份有限公司,到今年年底将完成一条生产线的自动化改造。这条生产线主要生产压缩机的壳体,原本需要10名作业员每天三班进行操作,完成改造后,每班只需1名作业员负责生产线的管理,不仅节省了人力,也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的稳定性。此外,汉钟精机在服务上还运用了云端技术,通过在产品上安装设备,对实时收集到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跟踪设备的运行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可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减少客户损失。
另据了解,金山区产业部门已经梳理出100家制造业企业、100家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和100家注册型企业,作为政策聚焦、培育扶持的重点企业,以进一步扩大工业智能化应用,促进产业能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