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浦东和中科大将共同推动将量子信息技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纳入上海市“十三五”规划予以重点支持,推动将国家量子中心作为上海市与中国科学院“市院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点建设内容,落实国家量子中心发展规划,建立务实有效的协调推进机制,全力推进国家量子中心建设。
双方还将以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项目及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建成为契机,加快推动量子保密通信上海总控中心及量子保密通信上海大数据服务中心的发展,通过创新要素集聚、联合研发和产业协作,建设以基础研究为目标的卓越中心为核心层、以技术研发和应用为目标的工程中心为紧密层、以产业培育和企业发展为目标的创新企业集群为协作层的量子信息创新生态体系,打造集原始创新、应用研发、成果转化、国际一流人才集聚为战略目标的量子信息技术创新产业链。
添加量子通讯“发动机”

中科大与浦东新一轮合作的契机是中国量子通讯领军人物潘建伟院士在该学科领域取得的一系列开创性成果和应用。
为了支持潘建伟院士团队在浦东的发展,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并赴上海研究院实地调研。
2014年9月,中科大与浦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和《合作备忘录》。规定,由“中科大上海研究院”增挂“中科大上海量子工程卓越中心”牌子,共同建设“中国科大上海量子工程卓越中心”园区。
中科大与浦东的小船在添加了量子通讯强力“发动机”之后,扬帆启航。
2016年1月,世界顶级物理杂志、英国《物理世界》杂志日前公布了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的十项重大突破,潘建伟、陆朝阳等完成的科研成果当选“年度突破”,并位居榜首。
2016年1月,备受瞩目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颁给了潘建伟院士领衔的“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项目。这为我国在新兴的量子信息产业抢占先机、成为领跑者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在科研和产业的大海上搏风击浪

随着国家迈向科技强国号角的吹响,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任务下达,以及以张江为核心的国家科学中心开建,浦东迫切需要牢牢掌握基础科研先发优势的开创性新型产业。
今年4月,市委书记韩正在调研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推进落实情况时指出,“要聚焦张江核心区,加快重大科学工程、重要科研公共平台、大科学研究中心和高水平一流研究型大学等向张江集聚,努力把张江建设成为面向国内外高度开放、拥有世界级科研机构、设施平台和服务体系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希望国内外各类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各界人士一起努力。”
而潘建伟院士提出的融合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业化创新价值全链条的量子信息技术产业,直面浦东的需求。
6月7日,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沈晓明带队赴中科大调研。沈晓明书记表示,上海市及浦东新区将会一如既往地积极支持上海研究院的发展,希望未来能与中科大有更多、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双方的共赢发展。
这预示着浦东与中科大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开始。双方的小船即将升级为巨轮,并将科研和产业的创新大海上搏风击浪。
2014年
中科大希望在上海筹划建立量子工程卓越中心。
中科大与浦东签署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友谊的小船启航。
2015年
浦东新区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形成了支持中科大量子通讯团队发展的方案。
友谊的小船扬帆起航。
2016年
中科大:谋划建设国家量子中心,形成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业化的创新价值全链条。
浦东:将量子信息技术产业纳入上海市“十三五”规划,将国家量子中心纳入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集原始创新、应用研发、成果转化、国际一流人才集聚为战略目标的量子信息技术创新产业链。
中科大与浦东的友谊小船升级为巨轮,在创新的大海上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