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阔步迈进“创时代” 今年1~5月,全区注册企业数同比增长逾60%,推荐创业担保贷款同比增长46%
发布时间:2016-06-28

入驻“轻客众创空间”后,从松江大学城走出来的“90后”创业者——“斑马纸品”创始人朱泰恒对自己的品牌和产品越来越有信心。通过平台对接,目前他正与一家投资机构商谈合作事宜。值得一提的是,像朱泰恒这样的松江青年创业者不在少数。
  据统计,今年1~5月,全区注册开办企业较去年同期增长逾60%;推荐创业担保贷款1985万元,同比增长46%;参加创业培训和创业能力测评人数均达5000人以上,分别是去年同期的27倍和41倍;蚂蚁筑巢创客空间、创异工坊、德稻创客工作室、轻客众创空间、创新公园等一大批创客空间、加速器、孵化器在松江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创业空间更大了,环境更好了,氛围也更浓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下,松江正阔步迈进“创时代”。
  打造一坊一街三基地
  走进位于泰晤士小镇内的“蚂蚁筑巢”创客空间,宽敞明亮的底楼大厅内,设有咖啡吧、会议桌,三五人正在议事。在这栋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四层楼里,汇聚了长三角亲子旅游、烘焙、陶艺、音乐、舞蹈、美术培训、中小学在线辅导等诸多创业项目。
  “大部分创业者的资金并不多,我们提供的租金比较亲民,会议室、展示厅、咖啡吧等公用空间都可以共享。除了硬件设施,这些创业项目的目标客户群都有交叉,在同一个空间内办公,客户资源也可以共享。”“蚂蚁筑巢”创客空间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结合泰晤士小镇的特色精心打造了这样一个平台,创业者以“互联网+教育”为主。自去年底开办至今,蚂蚁筑巢”已“入驻20多个初创企业,目前空间已近饱和。
  事实上,在泰晤士小镇内,类似的平台并不只有“蚂蚁筑巢”,左袋文化、企福云技术、燕归来智慧健康等团队也打造了“互联网+机器人”、“互联网+影视”等不同领域的投资孵化空间。“依托泰晤士小镇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环境等优势,腾出空间来打造创业街坊,形成文化创意型景区。” 

  区创建创业型城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区正在打造创新创业的“一坊、一街、三基地”,除泰晤士小镇创业街坊外,还将以文汇路为轴心打造一条创业大街,另外再建三个市级示范型创业孵化基地。
  “文汇路是大学城学生街,现有商户800多家,其中一半以上是餐饮服务业,而大学生创业热情高,需要低成本、便利化的服务平台和发展空间。我们通过房屋置换、回购等方式,调整部分路段的业态形式和产业结构,将文汇路转型为创业大街。”该负责人介绍说,各个街镇也都有特色资源,比如中山街道与漕河泾开发区、清华科技园合作建立的启迪漕河泾科技园,永丰街道以盛强影视为依托打造的文化创意园,洞泾镇的创异工坊、云堡互联图书,以及泗泾镇的五洲物联网产业城等。未来,我们将利用这些资源建设各类孵化型园区,并力争建成三个市级示范型创业孵化基地。
  政策助创客一臂之力
  以线上汽车销售为主要业务的“第一车坊”眼下正要扩大经营规模,营销推广最需基金。最近刚申请到的30万元创业贷款担保资金可谓“及时雨”,“第一车坊”准备用这笔资金建一个线下实体体验店。
  “现在的创业者可比以前的幸福多了,市区两级各种扶持政策层出不穷。”区人社局创业指导科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底,市人社局、财政局、教育局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落实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行动计划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了初创期创业社会保险费补贴、创业贷款担保和贴息、创业场地房租补贴、创业培训见习和鼓励创业专项补贴等五大项内容,进一步加大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力度。今年,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操作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具体操作办法。“新的操作办法在贷款担保、创业培训、社保补贴等方面又加大了对青年、大学生创业者的扶持力度。”该负责人表示,“不仅放宽了大学生扶持对象范围,还支持高校建立创业指导站,帮助大学生创业,这种扶持力度前所未有,而且非常全面。”
  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不仅仅局限于市级层面,区级层面也有一系列扶持措施。在支持创业服务平台方面,孵化用房改造费、服务设施购置费等均可获得资金补贴。在区域性优秀人才扶持方面,我区设立了2亿元人才发展资金和5亿元创业扶持引导资金,涵盖创业扶持、购房、租房、薪酬引导、子女教育以及医疗服务等。在发展型企业补贴方面,我区整合、设立了10亿元区产业创新转型发展专项资金,不仅在购置厂房、开办、投资等方面给予投资创业的企业补贴,还在企业改造升级、创建自主品牌、建立技术中心等方面,对企业发展给予了更多强有力的支持。“十三五”期间,我区将围绕创新创业,逐步完善人才激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扶持众创空间、创业融资平台建设等十余项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