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东岸开放空间贯通蓝图月底出炉
发布时间:2016-06-03 报送来源:浦东时报

2016年是黄浦江东岸开放空间贯通的推进之年,总体目标是要全面启动开放空间贯通工作。昨天下午,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沈晓明主持召开了贯通工作进展情况专题会议。记者从会议上获悉,指导21公里贯通的一张蓝图和建设导则将于6月底绘就,并向全社会公布。
  五大功能
  景观交通锻炼交流交友教育
  “东岸开放空间要实现五个功能,即景观功能(Sightseeingattraction)、交通功能(Communication)、锻炼功能(Exercise)、交流交友功能(Networking)以及教育功能(Education)。把这些词的首字母连起来,就是风景线的意思(Scene)。”沈晓明在专题会议上表示,东岸开放空间要成为上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记者了解到,根据开放空间三年行动计划的安排,按照“开门规划、众创众规、集思广益、广泛参与”的原则,围绕“东岸漫步”主题,贯通设计工作于2月29日全面启动,概念方案国际征集、社会公众参与和平行设计三条线同步开展。其中,概念方案国际征集面向全球,体现高度。来自美国、荷兰、法国等5个国家的国际设计团队参与了此次方案征集,经过专家评审,法国的TER公司最终为优胜者。社会公众参与则面向中青年设计师和社会公众,体现广度。包括线上线下问卷调查和青年设计师国际竞赛两个方面,共收回了16294份有效问卷,收到了来自国内外高校和设计团队的89份参赛作品,涉及青年设计师人数达到330人。
  在概念方案国际征集和社会公众参与的基础上,结合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形成了黄浦江东岸贯通的“十条基本共识”,即关注城市生活、关注两岸、关注可达与连续、关注公共空间、关注文化与遗存、关注生态、关注公共安全、关注“智慧城市”成果运用、关注可识别性、关注实现路径。
  此外,平行设计面向实施与运营,体现深度。由市规划院牵头,与华建集团和AECOM公司组成联合设计团队开展方案设计,充分吸纳概念方案国际征集、社会公众参与和青年设计师竞赛的工作成果,6月底将绘就指导21公里贯通的一张蓝图和建设导则,并向全社会公布。
  民生工程
  各单位须用心推进
  沈晓明强调,参与此次黄浦江东岸开放空间贯通工作的各个单位要用心推进这项民生工程,要关注解决好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减法和加法的关系,要进一步梳理和研究影响贯通的重要点位,在关键节点上要敢于自我加压、攻坚克难;二是亮度和厚度的关系,贯通工作不能就滨江论滨江,而要把对于滨江内陆的辐射效应结合起来考虑;三是建设和管理的关系,相关部门要进行超前研究,尽早提出贯通后的管理方案;四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部分节点的经营主体一旦确定,可以尽早参与到规划建设中来,为今后市民体验打下更好基础。
  市政府副秘书长、区委副书记、区长孙继伟在会议上表示,黄浦江东岸开放空间贯通将是浦东公共空间建设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磨合,贯通工作形成了卓有成效的推进机制,也充分调动了社会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取得良好效果。下一步,要对全区范围的公共空间进行全面梳理,要通过此次贯通工作来激活浦东城市化地区公共空间的活力,进而逐步打造出具有浦东特色的绿色慢行体系。
  周亚、李泽龙、张玉鑫等新区领导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