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9点半,小英兴匆匆的来到位于控江路的杨浦区就业训练营,去看望当初就业训练营的导师。看到熟悉的老师和小伙伴,想起两个月前,她还是宅在家里,沉溺于游戏,不愿出门,逃避工作的“啃老族”,而如今,她已经成功就业,收获了单位领导和身边人的肯定与好评。看到熟悉的面孔,熟悉的会议室,她不禁心潮澎湃。
杨浦就业训练营是杨浦区政府与上海巴伐利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合作的项目,旨在帮助当前就业重点人群——青年人员实现自信就业、稳定就业,为该人群提供更为系统化、科学化、专业化的配套就业服务。在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训练营中长期从事辅导的就业导师,他们从不同角度入手,结合项目资源,形成了工作特色,使失业者逐渐走向社会,走向成功。
从心理疏导入手,帮助待业者树立就业信心
就业训练营的导师通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大多数的长期失业人群都是有着叛逆、逃避问题、缺少自信等心理问题的“熊孩子”。要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就业,心理的疏导和重建自信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小英第一次走进训练营的时候,是一个唯唯诺诺,不愿多说一句话的姑娘。经过导师的耐心交流,她告诉导师,她希望自己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前台工作,可以自食其力。导师告诉她,作为一个优秀的前台,首先必备的技能是始终面带自信的微笑。心理疏导就从让她先从练习面带微笑地主动与人交流开始。
在就业训练营,大多数都是小英这样长期失业、缺乏自信的年轻人,每一个人的情况基本类似,处于这样的环境,容易让年轻人从自卑中走出来,看到自身的闪光点,变得有自信。在训练营3个月的实训,朝九晚五的生活,也帮助他们先从宅生活模式的作息,调整为职场生活作息,使他们尽快适应职场的需求。
就业训练营的校长告诉我们,就业训练营和职介中心的区别在于,职介中心面对的是所有待业群体,而走进训练营的大多数是年龄在25-30周岁之间的,有一定教育背景,又长期失业的熊孩子。对于这样的群体,他们对导师的第一要求是有爱心和耐心,又要有较高的心理学素养,能够对年轻人的心理问题进行适当的疏导,帮助他们认识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大家眼中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尤其是第三步,帮助年轻人对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和期待,非常重要,尤其离不开导师的心理疏导。
从语言交流入手,帮助待业者增强团队意识
小英在就业训练营的第一步是学着交流和沟通。从每天早上的晨会开始,总结前一天做的事情,心得体会,并介绍当天打算完成的工作。刚开始,小英和很多人一样,她只会说,“没什么体会”、“就这样”等等,等到后来,渐渐地,她也可以对着众人发表她的观点,比如说昨天看过的电视剧,以前遇到的事情等等。慢慢地,小英也越来越愿意表达,会表达,整个人也变得开朗起来。
在就业训练营,晨会是每天的功课之一。除此以外,还有每周的团队活动,活动内容由每个小组的组员自己组织,自行安排,提交活动方案,活动结束写整个活动的报告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就业训练营的年轻人对职场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等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让他们一点点开始学会用职场的方式解决问题。
就业训练营的导师告诉我们,在就业训练营,晨会和项目训练,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培养年轻人的团队意识,让他们在实践中,更清晰地了解自己,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了解沟通的意义,提升他们在团队合作中的各项能力。
从求职训练入手,帮助待业者熟知企业需求
大多数年轻人,对于写简历,并不陌生。但是就业训练营的年轻人大多有一个疑惑,为什么我的简历发出去,没有公司找我面试?为什么我符合这个公司的招聘要求,他们没有给我面试的机会?就业训练营的第一技能培养,就是教会年轻人,如何写一份合格的简历。
简历,是全面介绍自己,既要介绍出自己的的素质、能力、技能,又要突出自己的特点。就业训练营除了创业导师教授基本的简历写法和必备要素之外,还要求所有年轻人,对照各人自己的求职意向,互相点评对方的简历,让大家学着评价一份简历的优劣,帮助他们从一个人事主管的角度去看简历和职位需要的匹配程度。导师告诉我们,大家互相点评这样这样的方式,既拓展了年轻人看问题的角度,又对某些心智稍有叛逆期的年轻人,特别有帮助。
通过简历的方式,还帮助了年轻人,看到自己距离自己心仪的职位,还缺多少。小英通过这样的训练,就发现,自己原本想去做一份前台的工作,其实并不适合自己。而自己的性格可能更适合与人打交道比较少的文员、内勤一类的工作。但是,距离这样的岗位,自己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职业技能,比如说办公自动化、快速输入等等。
就业训练营的导师告诉我们,因为这些年轻人大多心理比较脆弱,对于与意向岗位匹配度不高的职位,训练营不建议年轻人去尝试递送简历、面试等等。等遇到职业匹配度高的岗位,才让他们出去尝试面试。每一位参加过面试的同学,面试结束后,都需要和大家分享他参加面试过程,考完问了什么问题,他是怎么回答的。每一个人都对他的面试过程进行点评。让同学们学会如何从一个考官的角度去思考,怎么样的人是企业所需要的。
从实训拓展入手,帮助待业者掌握职场技能
“就业训练工场”通过实训的方式,打造拟真职场环境,以360度全景实训模式,提升参与青年的职场关键技能(团队合作、沟通技巧、跨部门沟通、工作态度),改善青年在求职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能在职场观念和从业能力方面实现一定程度的提高,引导参与青年把掌握的各类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真实职场,最终顺利实现一级劳动市场成功就业。
这里的商务模拟公司是通过仿真的商务贸易网络平台,采取O2O的商务运营手段,实现线上线下企业间的互动与贸易往来。商务模拟公司下设行政部、人事部、财务部、采购部、销售部、市场部六个部门。学员通过个人访谈、素质测评、团队活动等方式,初步确定体验的部门和岗位,入岗实践。模拟公司的各个部门间紧密联系、通力合作,学员可通过部门内、部门间的岗位体验,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的目标,不断积累岗位实战经验,提升职业竞争力。这些企业与真实企业相比较,有同样的职位,有内部交易的凭证,他们与真实企业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没有真实商品的交易。
小吴说经过实训中对一个企业的运作流程更加清晰,他知道为什么企业需要这个职位,这个职位需要怎样的技能,职位的工作量大概有多大,工资设定多少合理,企业运作年度大概支出多少,利润多少等等。从训练营走出来的年轻人告诉我们,他们在经过实训以后,对企业的运作模式更加清晰了,对进货工作的内容也更加清晰明了,也更有就业的信心。
2014年至今,在就业导师的努力下,杨浦的就业训练营针对长期失业人群训练就业98人,实现首次就业率87.12%,稳定就业率超过50%。三年来,在青年就业训练方面,从最初的尝试探索到如今的多领域联动,逐渐形成了自身品牌特色,开辟了地区青年就业服务工作的新格局,推进了杨浦青年就业服务事业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