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培训探索新模式 试水启动“O to O”
发布时间:2016-05-26

为了更好地服务社区、服务群众,闵行区古美路街道近期将启动以凝心聚力为方向、以专业化职业化为目标的社区在岗工作人员系统培训。在今年的培训规划与设计上,考虑人员的差异化,着眼于不同单位部门、工作岗位存在不同培训需求与培养方向的实际状况,着力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O to O”(Online to Offline)模式。
   一、形式上:线上“微课堂”,线下“读书会”
    针对窗口单位与居民区的差异、一般工作人员与管理岗位人员的差异、不同年龄段人员工作方法与方式的差异等,探索借助信息化手段,引领搭建不同的平台,重点采用线上“微课堂”、线下“读书会”为主的“小、平、快”模式开展,打破集中培训的时空限制,降低对场地、时间安排的依赖,更及时、迅速的发布培训信息、提升培训效果。
    二、内容上:线上显风采,线下领纲要
    以个人学习为主,集中学习为纲。在线上,从不同群组、不同活动单元的建立与维护中,开发各种资源、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如群主轮值制、主持随机制等)展示个人能力与风采,培养与发掘人才,充分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在线下,定期、有节奏地开展小规模集中性培训,用团体的集中学习、活动充分调动社工们的学习积极性,阶段性的分享和提升培训成果,增强组织凝聚力与向心力,通过纲要的把握与导向性的指引保障培训进度与精度。
    三、效用上:线上小投入,线下大收益
    通过线上方式的引入,把大规模集中型的“一揽子授课”,转变为多项次、多类型的差异化、个性化学习。一方面有效降低集中培训的场地、讲师、交通、用餐等费用;另一方面,更有针对性地为各层级人员提供日常工作与服务中切实需要的知识与技能,避免大锅饭“种类不一,生熟不匀”的弊端。通过配备学习材料(书籍、光盘等视听资源)、线上主题授课等小投入、高频次的引导,使社区工作者们的相关学习与日常的工作紧密结合,做到“培训有感触、平台能讨论、交流出方法、实践显成效”,打造小投入、大收益的培训模式。
    古美路街道在传统的培训方式中另辟蹊径,力求借助“O to O”模式将社工培训内容变得更具“情景式”或“游戏化”,激励社工学习,并促进社工之间的分享和互动。通过创造“游戏化”的培训,打造个性化的体验、成就差异化优势,充分保障社区工作者培训的灵活有效性与持续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