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进入“深水区” 人才服务“再升级”
发布时间:2016-05-24

上海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来,虹口区积极参与科创中心建设,积极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注重顶层设计,着力加强人才服务系统化、科学化、多样化建设,推动人才服务能级提升助力科技创新。

一、创业服务多措并举

根据“抓创业、促就业”的发展理念,以创业服务为主线,推动创业型城区创建工作。

一是政策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形成《虹口区推进科创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等“1+2”文件,明确人才专项政策27条,注重细化落实,整体推进;完善配套政策,在原有基础上积极整合、优化,制定了《虹口区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等“3+8”文件,通过优化财政科技投入机制,提高政策对创新创业人才的扶持效用。

二是赛事搭台。举办虹口区创业峰会和创业新秀大赛,推动创业服务平台进入校园,助力大学生创业梦想孵化落地。打造虹口品牌,推出“虹创堂”创业服务公共平台,积极推动平台建设,主动寻求与专业机构、天使投资人合作,提升品牌知名度;举办多场投融资路演对接会,扩大影响力,营造良好活动氛围。

三是载体升级。注重宏观指导,研究制定《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创业型城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拓展创业扶持载体。注重数量提高,目前全区已建或在建的众创空间超过20个,包括财大科技园、青年实训中心、复旦科技园创新基地、创业梦想屋等。注重质量提升,升级虹口区青年创业实训中心,打造上海虹口创客服务中心;引入铂泉资本,推动“小马创业村”完成国家级众创空间认定。

四是金融助力。充分发挥“虹创堂”平台作用,联合政府资源、社会投资机构、创业服务机构等,为创业项目和团队提供多方位对接服务。利用天使投资俱乐部平台,推进天使投资、VC、和PE同初创期、种子期和成长期的创业企业对接,推进风险投资平稳落地。

二、人事服务多管齐下

根据科技创新中心人才服务体系建设需要,以公共人事服务为重点,推动“一门式”服务平台与“一条龙”服务链条建设。

一是便捷通道强服务。积极贯彻落实人才居留落户服务政策,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向上主动对接,向下积极服务,推动居转户、居住证积分管理等工作能力稳步提高。今年申请居转户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93%,申请居住证积分管理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3%。推进“绿色通道”建设,完善服务模式,优化管理机制。加强对企业“绿色通道”的指导与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和群众满意度;设立上海大柏树科技创新中心人才服务派出专窗,通过制度建设与业务培训等手段,提高专窗服务水平;加强事先预案准备、事后归纳总结,力争树立品牌服务窗口。

二是产业主体靠市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与人才资源机构的合作,切实解决区域内重点企业人才需求问题。引进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通过专业机构,加强人才培训、技术交流等工作指导,为虹口人才集聚注入新活力。借助市场化力量,找准区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人才引进、培育、发展的基本定位,加强产业与人才的有机融合,探索研究并发布人力资源需求指数,提升各类人才吸引力。

三、资讯服务多路并进

根据人才对各类扶持政策与发布信息的需求,以咨询服务为抓手,推动人才服务信息传递“O2O”模式逐步建立。

一是线上多点推送。逐步扩大“虹口党建”、“虹口人才”、“虹口创业”等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积极推送人才政策、人才典型案例、创新创业活动预告等;充分利用“上海国际人才网”官方人才网上平台,大力宣传虹口区人才工作进展,加强更高层面的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加强人才互动交流,建立高层次人才微信群,逐步加强群功能开发,通过活动发布等手段举措,活跃群内气氛,增加互动交流积极性,并鼓励人才通过微信平台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二是线下送货上门。区人才办牵头开展人才新政政策宣讲活动,重点对海外人才引进、留学人员来沪工作和创业、国内人才引进新政、居住证积分管理、科研人员双向流动等政策中的难点与疑点为企业与人才进行解读;编制印发人才服务宣传手册,提升人才办理具体事务程序的知晓度,简化办理手续,提升办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