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嘴集团启动国资改革 增强国企活力市场竞争力
发布时间:2016-05-18 报送来源:文汇报

随着控股上市公司陆家嘴股份公司日前发布重大资产重组预案,计划以百亿元现金收购上海陆家嘴金融发展公司100%股权,陆家嘴集团正式开启国资国企改革。作为浦东四大开发公司国资国企改革的收官之举,陆家嘴集团将以金融板块证券化为依托,持续推进自身改革进程,不断提高资产证券化水平,增强国企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国有资本做实、做大、做强、做优。

陆家嘴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李晋昭表示,集团已被新区划分为市场竞争类公司,通过整合上市公司、优质国有资产、国有产业资本三方资源,实现国有资产优质配置,未来将坚持市场化运作,资产成熟一块、改革一块,逐步推进集团资产证券化的进程。

双轮驱动,走稳改革第一步

在新一轮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大潮下,面临“十三五”起步和浦东“二次创业”的契机,陆家嘴集团继2015年外高桥集团、金桥集团和张江集团三大开发公司改革之后,计划通过国资国企改革,充分挖掘和发挥现有的资产优势、产业优势,增强集团的投资开发能力。

今年4月,为贯彻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及市、区两级政府关于“管好国有资本、放活国企”“推进国有企业整体上市”的有关精神,在新区政府的决策下,集团启动了以资产证券化为方向的国资国企改革,以此提高集团国有资本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

此次陆家嘴集团迈出的改革第一步,是将旗下的金融资产陆家嘴金融发展公司注入股份公司。通过资产注入,集团系统下原本割裂的两个核心产业板块聚合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打通了产业融合共振的屏障。同时,陆家嘴股份公司一举获得三个持牌金融机构,业务范围将从商业地产拓展至证券、信托、保险等产业,构建“商业地产+商业零售+金融投资”的发展格局。

收购完成后,陆家嘴集团将采取“地产与金融联动”“金融持牌机构间联动”的“双轮驱动”策略,以证券化为契机,打通产业、研究、投行和投资4个环节,提升陆家嘴金融板块的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发挥“1+1>2”的效应,将股份公司打造成具有浦东特色、陆家嘴优势的金控平台。

增强活力,拓展产业版图

“此次改革旨在提升国有上市公司资产规模、增强国有经济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活力。”李晋昭表示,集团将加强对系统内资产的运营管理,坚持市场化运作,成熟一块、改革一块,逐步推进集团资产证券化的进程,而陆家嘴股份公司将是集团资产唯一的资本运作平台。

目前,陆家嘴集团已形成1个投资中枢(集团)+4个产业板块(商业地产、金融、新兴区域开发投资、战略投资)的发展格局。截至2015年底,集团合并报表账面总资产已达1185亿元,跨上千亿元级规模的新台阶。其中,商业地产板块以陆家嘴股份公司为平台,金融投资板块以陆金发为平台。

新兴区域开发板块主要以前滩国际商务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陆家嘴城市建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为平台。前滩公司负责前滩国际商务区开发建设,该商务区占地2.83平方公里,规划建筑总量350万平方米,计划建成集总部商务、文化传媒、体育休闲等功能为一身的国际新都心。

城建开发公司主要负责陆家嘴临港项目、陆家嘴御桥科创园两大项目的开发建设。陆家嘴在临港的首个投资项目位于临港主城区一环带内,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总投资近100亿元。该项目是一个大型的创新城市功能中心,包括“上海临港·亚太运营中心”“上海滴水湖国际会议中心”和高端住宅三部分,并配建有高星级酒店等业态。项目由陆家嘴集团牵头,港城集团、陆家嘴股份公司共同出资打造,目前已开工。此外,城建开发公司还计划与港城集团、高鸿地产共同在临港开发综合性室内冰雪世界———上海临港冰雪世界项目,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0亿元。

战略投资板块主要指对上海申迪集团的投资。上海申迪集团负责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总面积24.7平方公里的开发工作,是上海迪士尼乐园的中方股东单位,陆家嘴集团持股为45%。自2010年至今,集团对申迪集团已完成近百亿元的投资任务。

(本报记者  唐玮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