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十三五”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发布时间:2016-05-03

为全面对接上海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的战略目标,围绕改革统领、创新驱动、“三区联动”、“三城融合”,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为主线,全面激发各类主体创新动力和活力,加速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效融合,推动区域产业全面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一、“十二五”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
“十二五”时期,围绕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发展主线,深化“三区融合、联动发展”,坚持“两个优先、两个提升、一个保持”产业发展方针,深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在全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格局中形成独具杨浦特色的创新型产业结构和创新型的产业体系,综合经济实力稳步增强。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81.47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6.3%,比“十一五”末提高1.1个百分点,年均增速7.7%;地方财政收入完成95.77亿元,年均增速13.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10.75亿元,年均增速11.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51亿元,年均增速11.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8.3个百分点。
(一)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十二五”期间,以服务经济为核心的新型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不含烟草业)由2010年的76.5%提高到2015年的81.6%,提高5.1个百分点。知识型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达18.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2010年的34.0%提升到2015年的38.8%,提高4.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速增长,实现年均增速20.2%。
(二)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能级提升
“十二五”期间,深入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积极谋划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区。2015年,财政科技经费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达到7.1%。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不断创新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在各类资本市场累计上市企业49家。创新链向产业链转化效应显现,共集聚市区科技小巨人企业(含培育)132家,市高新技术企业272家。科技企业达到6400余家。科技园区区级税收占全区区级税收比重为8%,比“十一五”期末提高2个百分点。
(三)互联网经济加速发展
“十二五”期间,在互联网技术和新经济不断兴起的背景下,市场主体不断创新业态和模式,平台经济、体验经济、融合经济等服务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以儒竞电子、华曙高科、新眼光等新技术企业为支撑,推动多领域新兴技术融合发展。以联通沃商店、携程国际等企业为代表,推动商业、文化创意、休闲娱乐、旅游业等向体验经济升级。以沪江网、众美联等企业为核心,大力发展以信息整合为技术手段的平台经济。
(四)产业空间布局深化完善
“十二五”期间,产业空间布局集聚效应不断深化,五大重点功能区建设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加快落地,实现南北联动和功能融合拓展。建立健全五大功能区协调推进机制和评估体系。五角场功能区基本建成,科教特色明显、商业商务发达、区域性商业商贸中心显现雏形;滨江发展带加快启动建设,形成后发优势;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总部效应显现,产业能级大幅提升;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功能进一步提升,科技园区功能提升,现代设计业进一步集聚;新江湾城国际社区建设加快推进,科技商务等功能集聚取得良好开端。“十二五”期间五大功能区累计完成投资360亿元,占全区功能性房产投资比重达到87.9%;建成载体面积249万平方米,占控详规划总商务面积比重45.5%。2015年,完成区级税收37.9亿元,占区级税收比重为42.9%,税收年均增速快于全区平均增速1.1个百分点。引进了IBM、李尔、耐克、德国汉高等11家总部型企业,总部经济集聚态势进一步显现。
(五)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十二五”期间,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围绕做大做强“两个优先”产业,进一步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态环境,出台《杨浦区关于促进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大力促进创新创业若干政策办法(试行)》等。创新企业投资服务新机制,完善企业准入“单一窗口”制度,形成内外资企业设立“一口收发、并联审批、证照联办”服务模式。加快实施行政体制改革,制定发布《杨浦区行政权力目录管理办法(试行)》,在全市率先公开行政权力清单。以智能交通、“智慧商圈”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光网”和“无线杨浦”等智慧城区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同时,产业发展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创新经济对区域经济核心支撑力不足,创新的活力优势还未有效转化为城区功能和产业发展的实力优势。二是缺乏在全市具有影响力和领导力的产业领域。三是产业空间资源整合和功能联动融合效应尚未有效释放,缺少具有全市影响力的标志性功能区域。
二、“十三五”产业发展内外环境
“十三五”时期,杨浦区产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必须从机遇中拓展空间、挖掘动力。从全球看,创新经济成为新的时代主题。全球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3D打印、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显现重大突破,互联网+产业发展迅速,信息和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从全国看,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时代已经到来,中小企业、创客成为新创新主体,平台经济成为新商业生态;从上海看,上海将全面启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杨浦区作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区,必将全面融入创新经济发展浪潮,将科技创新基础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竞争优势,加快培育形成产业发展新动力。
三、“十三五”产业发展导向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运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以改革创新为统领,深化“三区联动”,推动“三城融合”,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区。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市场主导,坚持融合发展,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更加注重调结构、转方式,进一步放大科教基础优势,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深入推进产业空间布局战略调整,强化互联网经济培育,形成以服务经济为核心、创新经济为引领、凸显国际化大都市中心城区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二)产业导向和发展目标
1、产业发展导向
尊重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规律,为市场主体营造开放、统一、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和创新创业街区建设,注重信息技术全面渗透,互联网广泛应用,泛在连接和全面智能化,优先发展以现代设计、科技金融、科技服务为主导的智力密集型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以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发展适应绿色发展理念,轻型高效、低碳环保、“两化融合”的都市型工业,提升发展适应消费升级需求,讲求质量品质、注重文化内涵、满足发展型消费需求的生活性服务业,保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构建以服务经济为核心、创新经济为引领的新型产业体系。
2、主要目标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产业能级持续提升。
产业布局战略调整。
四、“十三五”产业发展重点任务
围绕“十三五”时期产业发展目标,强化政策引导和环境营造,以推动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和创新创业街区建设发展为抓手,以智力密集型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优先发展方向,聚焦发展现代设计服务、智能制造研发服务产业,加快发展北斗、互联网教育、科技金融、信息技术、电子商务产业,培育发展科技服务、文化创意、体育健康、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一) 围绕重点项目、重大工程,推动重点产业领域发展
1、聚焦现代设计产业,基本形成上海“设计之都”核心功能

2、聚焦智能制造研发产业,促进技术深度融合

3、加快发展北斗产业,构建北斗位置信息服务链

4、加快发展互联网教育产业,着力提升教育服务能级

5、加快发展科技金融产业,建成科技金融创新示范区

6、加快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围绕龙头企业打造产业集群

7、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产业,推动商业商务业态模式创新

8、培育发展科技服务产业,构建科技创新服务链

9、培育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形成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特色功能

10、培育发展体育健康产业,塑造健康服务功能

11、培育发展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提升研发服务能级

(二)围绕创新创业与城市更新,加快建设创新创业集聚区
聚焦众创空间、创客空间、集客空间、创业咖啡等载体功能塑造,提升技术研发、创业孵化、市场拓展、品牌运作、咨询服务等服务产品核心价值,打造无边际的产业基地。主要有创智天地街区、国定东路街区、长阳路街区、环上海理工大学街区。其中:
创智天地街区,率先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万众创新示范街区”。着力发挥创智天地的品牌效应,以复旦管院、复旦全球科创中心、复旦创新走廊建设为核心,培育与引进一批众创空间运营商,形成一批以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龙头企业为引领、聚集一批科技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街区,着力形成“三区融合”、“三城融合”的氛围。
国定东路街区与长阳路街区,加快形成创新创业的核心功能与形态。着力发挥中国(上海)公共实训基地与腾讯众创空间的品牌效应,通过城市更新,加大老厂房的改造力度,形成与中国(上海)公共实训基地功能联动、形象融合的创新创业街区;着力发挥长阳谷、互联网教育基地、城市概念园的核心功能,通过城市更新,规划建设长阳路创新创业街区。
环上海理工大学街区,着力发挥上海理工大学以及上海电缆研究所的学科优势,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充分利用周边老厂房改造升级的机遇,区企校院联手,大力推进创新创业街区建设。
五、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坚持东西联动、南北互动的原则,通过空间资源整合和功能联动释放产业发展的潜力空间,打造“西部核心区+中部提升区+东部战略区”的空间布局。
重点任务:
(一)聚焦西部核心区,打造“创新经济走廊”

(二)优化中部提升区,构筑“创客生态社区”

(三)深化东部战略区,建设“滨江国际创新带”

六、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
发挥各类企业、社会组织等创新主体作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符合创新创业的政府管理制度,通过规划引领、项目推动、资金扶持、政策聚焦,促进创新链向产业链转化的协同创新,加快培育发展“四新”经济,营造创新要素集聚、创新平台完善、创新企业汇聚、创新人才云集、创新氛围浓厚的良好营商环境。
(一)深化创新服务平台功能

(二)集聚创新创业人才

(三)建立产业准入负面清单

(四)建立规划实施的责任机制和监测评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