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才政策一网通查 上海有哪些人才政策
关于建立上海杨浦知识创新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实施方案
政策原文
扶持力度
申报条件
申报程序
提交材料
受理服务

为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精神,围绕建设杨浦知识创新区的总目标,根据市人事局统一部署,我区于2004年建立了上海杨浦知识创新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以下简称“基地”)。通过两年的试运行,基地为开拓博士后工作领域,促进企业科技的进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为进一步加大基地建设力度,积极构建博士后研究项目与区域产业发展对接机制,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经研究,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基地设置

基地设在上海杨浦知识创新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后创业园、人才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以下简称“两园两中心”)内,在区委组织部领导下,由区人事局全面负责,“两园两中心”负责博士后及企业的日常服务工作。

二、基地功能

1、科研开发:基地凸显区域经济的特色和产业结构,承接企业需求的技术、管理等课题,借助企业资金优势,使之与博士后人员智力、信息、技术优势有机结合,攻克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技术难题,为企事业单位决策提供相关服务。

2、成果转化:通过有效的包装使博士后课题通过招标形式进入市场转让,选择有市场前景的博士后项目进行投资,或寻求社会资金进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3、技术培训:借助高校博士后的品牌优势和社会美誉度,与其他机构合作开展社会化培训。

4、人才中介:以博士后人员为主要服务对象,为企事业单位提供高层次、重要岗位的青年人才,并提供相关人事代理服务。

5、创业扶持:鼓励和引导博士后自主创业,做好创业扶持政策的宣传,为他们创业提供优质服务。

6、定期联系:深入基地各个企业,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让基地更好地了解有关政策和工作流程,确保项目质量。

三、基地工作流程

1、基地会同区相关部门积极吸纳本区具有一定规模的支柱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加盟,宣传基地的有关情况,动员企业申报博士后科研项目。

2、企业根据自身科研需求提出博士后科研项目,填写《创新实践基地企业博士后研究项目立项表》、《申请入驻博士后创新基地报批表》报基地。项目以企业的实际需要为主,可以是解决研发、生产设计等问题,也可以是企业发展规划、营销策略等软科学,专业不限。项目研究效果判断的标准,主要以提出项目的企业确定。

3、基地联系相关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招聘、考核合适的博士后进基地研究。博士后的来源不限,可以是本企业的、本市的、也可以是外省市的(外省市的博士后引进,不占引进户口指标)、国外的。

4、基地将项目上报市博士后办公室。

5、基地与高校签订《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合作意向书》、组织企业和高校签订《联合培养项目博士后研究人员合作协议书》。

6、基地向企业发放《入驻企业证书》和《项目认定书》。

7、基地定期联系企业和博士后,及时了解项目合作情况,根据需求提供相关服务。

8、每年总结基地建设和项目进展情况,根据市资助金额,下拨区相应匹配资助资金。

四、博士后的招收条件和要求

进入基地的博士后,年龄在40周岁以下,具有博士学历,在站时间一般为2年。进入基地期间,其关系挂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单位。博士后进入基地3个月需拿出开题报告,在基地工作期间,如考核不符合要求的可以劝退。

每一位博士后,入驻基地企业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均应指派一名该领域的专家作为合作老师把握研究方向。由企业提出的研究项目,知识产权一般归企业所有。如果博士后带着已有的科研成果进站研究项目,可以与企业协商分配。

五、有关经费

1、博士后日常经费和科研经费主要由提出项目的企业承担。日常经费一般不得低于6万元/年,主要用于支付人头费、高校管理费、住房补贴及其为其缴纳的社会保险等有关费用。科研经费按实际支出。

2、基地所列的课题可以申报上海市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或博士后重大课题资助。市博士后办公室将根据实际,提供一定的资助,资助金额为一次性3万元。成果突出者还可以申请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资助。

3、区财政以1:1的比例进行资助,资助金额从人才基金中列支。

六、其它

1、本方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2、本方案由杨浦区人事局负责解释。

3、联系电话:徐小姐35100491 刘小姐65419450-2624

                       

                                     二○○七年四月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