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构建“一轴两翼”功能布局
发布时间:2016-04-26 报送来源:上海普陀

“十三五”时期,根据全市发展重点,依托普陀区现实优势、可为的工作空间及重点项目、资源、条件,加快形成以桃浦转型发展为引领的“一轴两翼”功能布局,打造武宁创新发展轴,建设北翼城市转型示范走廊,构建南翼滨河开放活力带。

  一、武宁创新发展轴

  武宁路是普陀区连接市中心与长三角的重要通道,也是联动普陀区城市活力区域和产业调整区域的重要纽带。以沪西工人文化宫改造,轨道交通14号线、15号线和武宁路快速化改造为契机,依托武宁路沿线科研院所,实施中信科技财富广场、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百联生活广场改造等重点项目,联动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院校资源,把武宁路打造成为带动全区转型发展的创新轴线。



  二、北翼城市转型示范走廊


  北翼包括桃浦科技智慧城和真如地区,“十三五”期间,以桃浦转型示范带动全区转型发展,推进桃浦与真如联动发展,打造上海西北部城市更新和创新发展的示范走廊。加强与宝山、嘉定联动发展,成为上海服务辐射长三角、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开放门户。

  桃浦科技智慧城。桃浦科技智慧城东至南何支线,西到外环线,南至沪宁铁路,北到沪嘉高速,占地7.9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4.2平方公里,规划建设面积427万平方米。2013年,桃浦被列为市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区域。

  近几年,桃浦地区转型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加快推进桃浦地区转型发展行动计划》,确定了桃浦地区转型发展定位。坚持高标准规划,完成4.20平方公里核心区城市设计及控规调整,统筹推进27个专项规划编制。完成中央绿地设计方案。坚持高强度调整,关闭31家停车场、1001家低端物流企业和404家仓储企业,关闭桃浦热力站,推动低端落后产能加快调整。坚持高效率推进,累计收储土地约2450亩,占应收储土地55%。

  “十三五”期间,桃浦将按照“黄浦江两岸的开发标准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一流标准”的要求,运用开放式、市场化开发机制,坚持小尺度、高密度、人性化、高贴线率,将“产城深度融合、低碳绿色生态、城市设计人性化”理念贯穿始终,做城市老工业区转型的示范、城市更新的示范、21世纪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示范,成为上海转型发展示范区。到2017年,基本建成中央绿地,基本完成土地收储。到“十三五”末,区域转型取得实质性突破,奠定形成桃浦科技智慧城开发建设的基础框架。

  真如地区。真如地区地处内环与中环之间,紧邻沪宁高速、沪嘉、沿江高速,总面积约6.21平方公里,核心区范围约2.43平方公里。

  “十二五”期间,真如地区共完成土地收储485亩,土地出让12.25公顷,三个功能性项目累计建成50万平方米。上海西站开通运行。关闭山华果品市场、曹杨水果市场等初级市场,全力推进红旗村改造。积极导入生态型城市开发理念,率先制定《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绿色建设标准》。

  “十三五”期间,真如地区将加快低端市场调整,着力改善区域面貌和环境品质。加快红旗村改造,建设生态文化休闲带和文化公园。争取铁路部门支持,增强西站与长三角城市群的联通,释放西站交通枢纽功能。礼泉路、礼尚路、真华路二期等道路投入使用,形成地面、地下、空间相互贯通的立体交通网络。全面建成长江实业高•尚领域等重大功能性项目,积极发展地铁上盖经济,着力引进总部经济、研发服务企业,打造具有独特优势的商务商业集聚区和公共文化活动空间。

  三、南翼滨河开放活力带


  南翼包括长寿商业商务区、长风生态商务区、中环商贸区,“十三五”期间,将深化南翼建设,着力发展“水岸经济”,加强生态绿地、文化设施、堤岸修缮、滨河空间贯通、慢行交通等环境建设,全面提升商旅文一体化功能,成为延续历史文脉、展示海派精致、体现城市活力的地标。

  长风生态商务区。长风生态商务区位于苏州河北岸,西邻真北路,东至大渡河路,北靠金沙江路,占地2.2平方公里。

  截至“十二五”末,上海普陀并购金融集聚区初步形成金融服务、商贸会展、文化旅游、高新技术的产业体系。已建、在建项目共236万平方米,收储土地3060亩,占整个园区收储土地总量的98%。园区集聚企业总数已超过2000家,就业人数超过20000人,已建设成为普陀区开展金融投资的新高地,并被纳入上海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沿苏州河2.7公里黄金水岸建设了80米至130米宽的绿色长廊,商标火花馆、成龙电影艺术馆、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游艇游船馆、并购金融博物馆等一批文化设施场馆落成,苏州河游船复航。

  “十三五”期间,长风生态商务区将进一步推进功能机构、基金、行业协会、研究机构、投行及中介服务机构等各类并购金融要素集聚,发展金融产业,形成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金融服务功能。结合北横通道工程、轨道交通等重大市政工程建设,继续优化动态交通网络,最大限度释放公共活动空间,密切空间联系。完善配套设施,优化区域形象,着力引进“创新型、总部型、外向型”企业,提升产业能级,成为全市重要的商务总部集聚区。



  中环商贸区。
中环商贸区以中环线为中轴,南起苏州河,北至曹安路,东至大渡河路,西至祁连山路,区域范围约4.5平方公里。2009年中环商圈被正式认定为市级商业中心。

  2015年,中环商贸区成功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列入上海市首批智慧商圈创建活动试点区域。区域内已经投入使用的商业商务面积超过170万平方米,其中商业设施面积达80万平方米,集聚了百联中环广场、农工商118广场、麦德龙、百安居、红星美凯龙等大型购物中心。上海友谊商店成为上海首批购物离境退税商店,天地软件园区荣获首批上海市“四新”经济创新基地、首批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称号。

  “十三五”期间,中环商贸区将发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的品牌优势,引进和培育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电子支付等配套企业,吸引培育跨境电商企业,打造电子商务产业高地,着力打造“金中环”。全面推动中环智慧商圈建设,利用大数据系统促进商圈升级。着力培育智慧照明、教育装备、移动游戏、互联网影视等特色创新产业,进一步提升天地软件园、华大科技园产业能级。不断优化交通组织,全面改善交通环境。

  长寿商业商务区。长寿商业商务区,总面积5.37平方公里。地处苏州河黄金水段南北两岸,与静安、长宁接壤。

  “十二五”以来,长寿商业商务区优化区域环境,提升综合功能,产业发展和功能培育取得重大进展。区内重点商务楼宇40余幢,拥有莫干山路M50创意园、谈家-28文化信息商务港、中华1912创意园等5家文化创意产业园,总建筑面积10.68万平方米,是全区楼宇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十三五”期间,长寿商业商务区将坚持创新驱动、文化引领、率先转型,优化综合环境,着力建设集大众创业、文化创意、商贸创新等功能于一体的市级特色商业商务区和新型城市活力区。聚焦长寿路沿线及其周边产业提升和街景整治,推进商务楼宇智能化改造和功能品质提升,逐步开展道路大修和绿化改造,实施地下空间停车配套项目,持续改善长寿路沿线环境和综合品质。加快曹家渡“三区联动”发展,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注重地下空间、沿河特色景观的开发利用,注重与长宁、静安区块的空中连接和功能互补,突出生态、智慧、文化、体验等特色,与沪西工人文化宫、月星环球港共同构成活力开放的新兴区域。以天安阳光半岛项目为核心,优化对外交通、增加商业配套、加强生态绿化,有机整合历史建筑、人文艺术,留住城市记忆,成为独具魅力的文化艺术及商业商务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