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形成“互联网+”商务创新实践经验
发布时间:2016-04-13 报送来源:新普陀报

4月6日,市商务委、普陀区政府共同举办的上海“‘互联网+’商务创新实践区”建设现场会在环球港召开,市商务委党组书记、主任尚玉英,市商务委党组成员、巡视员顾嘉禾出席,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周敏浩致辞,区委常委、副区长范少军介绍“普陀区‘互联网+’商务创新实践区”建设情况。
  周敏浩表示,近年来,普陀区聚焦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互联网+”产业发展,商贸业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2015年中环商贸区成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并列入上海首批智慧商圈创建试点区域,为“互联网+”商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进一步落实国家“互联网+”战略,去年普陀区政府和市商务委签订合作协议,沪上首个“互联网+”商务创新实践区落户普陀,双方围绕“互联网+基地”,“互联网+服务”,“互联网+平台”,“互联网+社区”,“互联网+跨境”,“互联网+金融”等主题,从完善顶层设计入手,制定一批扶持政策,梳理一批重点项目,培育一批骨干企业,“互联网+”应用水平不断提升,加快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了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的深度融合、协同提高。
  周敏浩强调,“十三五”期间,普陀区将围绕“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建设目标,构建“一轴两翼”功能布局,不断增强城区综合竞争力。“互联网+”商务创新实践区的重要内容将促进普陀区探索一条符合区情实际、富有实效、具有示范效应的转型发展之路,也将为全市探索建设安全高效、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流通产业升级版提供经验。
  尚玉英指出,全市首个“互联网+”商务创新实践区揭牌以来,各项工作推进有亮点、有特色,成效明显。市商务委与普陀区开展合作,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协调配合,坚持规划引领,推进产业联动,搭建各类平台,夯实发展基础。希望各区县在“互联网+”商务创新实践区建设工作中各显神通,加快培养发展新动力,特别是要坚持问题导向,找准、补齐本市“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发展的短板。今年,市商务委将总结推广普陀经验,在更多区县开展各具特色的“互联网+”商务创新实践区建设,在理念上“鼓励探索、宽松宽容”,在机制上“行合趋同、各司其职”,在监管上“引领航线、把牢底线”。
  此次会议旨在总结推广普陀区建设“‘互联网+’商务创新实践区”的做法和经验,促进“互联网+”创新实践工作新模式、新方法、新经验的学习、复制、改进,加快上海“‘互联网+’商务创新实践区”建设步伐。
  记者了解到,目前,普陀区“‘互联网+’商务创新实践区”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全市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互联网+”商务创新实践区通过“互联网+基地”,加快示范园区建设,促进创新应用;通过“互联网+服务”,推动线上线下互动,激发消费潜力;通过“互联网+平台”,推动大宗商品交易,提升功能集聚;通过“互联网+社区”,鼓励电商进社区,拓展服务消费;通过“互联网+跨境”,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拓展海外市场。
  下一步,普陀区“‘互联网+’商务创新实践区”建设工作将进一步聚焦发展科技、商贸、金融、专业、文化等产业,构建“5+X”现代服务业体系;通过加快发展“四新”经济,培育智能制造、智慧安防、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新优势,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强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开展先行先试,加强经验总结,进一步坚持探索创新,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会上,市商务委、全市各区县商务委、本区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市、区“互联网+”企业代表进行了工作交流和经验研讨。阿里巴巴集团、中环商贸区推进办、月星集团介绍了各自企业“互联网+”商务创新工作的情况,长宁区商务委、黄浦区商务委交流了区县“互联网+”商务创新工作情况。与会人员还实地参观考察了本区网络营销电商代表企业——利欧数字网络,实体商业转型代表企业——上海环球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