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创业项目分析:echo回声

今年1月,光线传媒发布公告,其控股公司香港影业向启维公司投资3000万美元;而启维公司旗下主要产品则是一个声音娱乐社区媒体平台——echo回声。本次投资,光线共认购了启维公司约693.4万的c-2轮优先股,占其发行在外总股本的20%。谈到投资原因,光线传媒相信投资启维公司有助于其在扩大在新生代中的品牌影响力,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向数字音乐领域拓展,并与公司现有主营业务形成良性互动。
团队信息:
刘莙怡,启维文化创始人,echo回声创始人。
融资信息:
2013.12.30 a轮 数百万人民币 蓝驰创投
2015.2.28 b轮 数千万人民币 未透露
发展历程:
2014年9月24日app stroe正式上线。
2014年12月27日注册用户量到达100万。
2015年9月产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注册用户量突破1000万。
2015年9月24日“echo回声群星夜”活动在北京侨福芳草地成功举办,何炅、苏芒等明星出席。
90后团队打造中国第一3d音乐应用
echo回声是一款基于声音、音乐内容的社交媒体型产品。2014年9月24日,echo回声在app store正式上线,具有独家首创3d音乐、弹幕评论、有声表情等优势;创始人刘莙怡及其团队清一色均为90后。echo回声上线仅3个月,注册用户就突破了100万,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注册用户量突破1000万。稳居app store中国音乐排行榜前三名,是目前是国内最大的3d音乐原创社区与发行平台。比较来看,扎克伯格的facebook积累到第一个100万用户时花了整整10个月,而微博鼻祖twitter则用了20个月。
企业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9月24日,echo回声站内音乐已被收听10亿次,用户数突破1000万。这个主打“弹幕社交”和“3d音乐”的产品,在bat等互联网巨头的在线音乐江湖中,征服了90后、00后,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3d音乐在中国的一片沃土
echo回声团队创立初期,团队成员终日在国内外海量曲库中寻找灵感与机会。一次,他们发现了一支来自美国贝尔实验室、原本用于测试耳机质量的单曲——《3d音乐理发店》。在0市场推广的情况下,他们将这支单曲推出,而后单曲被收听1609万次,微博阅读量近1亿,转发量13万。
收听这段音频时,用户仅需戴上普通耳机,就能听到电动剃头刀由远及近的声音,“吱吱声”形成了刀锋贴颈部而过的听觉错觉。这种几近真实的奇妙听感,吸引了诸如杨幂、angelababy、赵丽颖、马天宇和胡歌等明星的关注转发,何炅和苏芒也在微博上极力推荐,echo回声一炮而红。
为了能在国内录制3d音乐,echo回声团队找到了一种特别的“耳朵录制”(dum-myhead,俗称“人头录制”)技术。这款技术可以捕捉到人体的头盖骨、耳廓、耳道、肩部对于声波的折射、衍射、绕射,最大限度地还原真实的自然声场。只需要一部移动设备、普通耳机,就能实现如同电影院杜比环绕声般立体、高级的声音。
而在中国,对这一技术的拓展呈现空白。echo回声团队发现,国内只有一家高校拥有陈旧的3d音乐教学设备,而录制效果亦不尽人意。创始人刘莙怡依靠留学美国积累的人脉,联系了一家名为“echo”的公司定制了一台录音器材。而直到今天,所有创始人都对3d录音设备及其技术细节,三缄其口。
颠覆传统音乐盈利模式
从echo用户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到,该平台用户年龄分布在18至25岁,在全国大学生市场中,这款app已占有30%的市场份额,在引领时尚风潮、娱乐消费意愿方面拥有巨大的优势和潜能。
使用echo回声的用户可付费申请会员资质,仅需12元/月,就可拥有离线收听、定时关闭、弹幕突出显示等“特权”。截至目前,echo回声的付费会员用户占总用户的8%。而对比来看,市面上的音乐播放器软件的付费比只有1%-3%。付费用户为echo回声每个月带来700多万的会员收入,这证实了新一代年轻人对音乐内容付费的极高意愿。
从天使轮就投资echo回声的蓝驰创投合伙人陈维广觉得,主流音乐软件主要是靠曲库模式,靠大公司导入流量,靠大明星吸引粉丝,小公司没有雄厚资本轻易不敢尝试。而echo回声的90后团队有逆向思维,在主流音乐人群仍是70后、80后的当下,不仅抓住了90后、00后用户,而且激发了他们的付费意愿。这极大地颠覆了音乐播放器的盈利模式。
付费意愿强、内容多元全球化、内容可社交,echo回声抓住了用户特点及赢利点,而关于能否覆盖更多用户群,echo要面临的是一、二线城市年轻人对欧美、日韩音乐的普遍消费惯性;培育中国本土音乐消费崛起,仍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