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区创新发展,让产业更强
发布时间:2016-03-09

金山区顺应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要求,把创新放在金山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构建新型产业体系,再造经济发展动力,拓展创新发展空间,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1.促进五化同步发展

把握未来城市发展趋势,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通过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产城融合,提升产业支撑能力和承载发展能力。通过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提升传统产业发展能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城镇化与信息化融合,以智慧城市建设为载体,提高城市运行管理效率。通过农业与工业化、信息化融合,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走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通过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大规模化生产力度,提高农民收入水平。通过绿色化,进一步改善生态质量,优化发展环境,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全面推进科技创新

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完善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打破制约创新的制度障碍,搭建高效的创新服务平台,加强与资本市场对接,提高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优先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承担国家、市、区科技计划项目,加大对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上海市创新资金项目以及各类国家级、市级企业科技研发中心的配套资金支持。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落实国家、上海市有关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以及有关对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等创新活动的投资相关税收支持政策。

积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完善人才、资本、园区、税收等政策环境,以互联网推动创新创业要素平台化、集聚化和生态化,培育低门槛、广覆盖、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改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的准入管理,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市场环境。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效能,深化落实商事制度改革各项举措,畅通创新主体市场准入渠道。进一步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政府逐步扩大对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产品和服务的采购比例。强化技术和知识产权保护,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营造公平市场环境。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探索建立服务于科技型企业的担保业务、保险业务、小额贷款业务等。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敢担风险的氛围,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大对重大科技成果、典型创新创业人物和创新企业的宣传。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构建以科创小镇、创新创业基地(园区)、新型众创空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和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为主要支撑的创新创业平台服务体系。十三五期间,以市场化运营为导向,加快上海临港·枫泾科创小镇建设,积极推进杭州湾北岸电子商务园、金石湾功能区等10个创新基地建设,培育形成20个左右众创空间,探索一批经济小区向新型孵化器和加速器转型发展,做优200家左右企业技术创新中心,进一步加速吸引、集聚一批私募股权投资(PE)、风险投资(VC)、天使基金等投资基金及基金管理团队落户金山,推动资本市场与创新创业平台对接。

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抓住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机遇,努力把金山打造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承载区。利用财政资金吸引社会资本,重点支持具有产业化前景的产学研用合作项目,对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签订科技成果转化合同并组织实施和经认定的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给予专项研发财政扶持。鼓励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许可、转让、作价入股、构建专利池等运营工作,促进知识产权价值的有效提升。完善科技研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3.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顺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深度对接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产业间融合发展,整合产业链体系,注重品牌和质量建设,改革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探索适合金山特点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提升制造业产品、装备及生产、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传统行业生产设备智能化改造,普及推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发挥互联网优势,在工业领域加快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把信息化作为中小企业拓展市场空间、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创新活力、促进集群发展的重要途径。

加快四新经济发展。顺应产业融合发展趋势,加快生产网络向跨界的形式演变,从产品形态、销售渠道、服务方式、盈利模式、品牌塑造等方面打破产业边界。把握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经济、物联网、3D打印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趋势,进一步鼓励企业创新,推动各产业间、产业内部间、产业与新技术新模式之间实现充分融合,满足市场消费升级需求。

强化产业链整合。按照集群化发展方针,以专业化园区、生产基地建设为抓手,以大企业、大项目为核心,垂直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围绕和辉光电等核心企业打造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体系。培育平台型企业,鼓励企业以开放平台的方式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推动产品制造链与流通链、生产生活服务链的有效衔接,加速产业链、创新链和资源链的有机融合,加快推进协同创新。

加强企业质量和品牌建设。倡导工匠精神,鼓励员工以开放的姿态吸收最前沿科学技术,培养对工作执着、对产品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优化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提升技术工人薪酬待遇等方式,鼓励企业追求卓越品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通过文化元素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加大对名牌、商标的保护力度,完善质量第三方认证和品牌管理体系,提升品牌价值。

完善产业发展政策机制。完善产业发展政策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作用,强化产业发展政策保障。加强区级统筹招商,推进区级招商平台建设,建立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体系。加大土地二次开发力度,优化存量土地盘活机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功能区块组团式错位发展,加强区域之间、产业之间的协作协同。

4.构建新型工业化产业体系

坚持两业并举,智造强区发展战略,积极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传统制造业调整提升为重点,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新型工业化产业体系,优化产业布局,推动集聚发展。

做大做强高端智能装备产业集群。按照集成优化、智造先导的定位,聚焦智能制造装备、成套装备、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等重点领域。

延伸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按照技术领先、市场带动的定位,聚焦新型显示、新型智能终端、物联网等重点领域。

培育壮大生命健康产业集群。按照创新融合、智能体验的定位,聚焦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健康护理产品、绿色健康食品等重点领域。

巩固发展新材料产业集群。按照优化结构、形成特色的定位,聚焦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及前沿新材料等重点领域。

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推进互联网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变化,按照柔性化、智能化、精细化的要求提升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机械电子等传统制造业发展能级。加快推动化工产业向产业链高端提升,向研发设计服务、节能环保、检验检测认证、产品交易、总部经济等生产性服务领域转型。促进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端化技术密集型产业迈进,重点发展新型纺织服装面料研发、时尚设计、产品展销交易等新业态。提升食品加工业科技含量,引进国内外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发展绿色、健康、高附加值食品产业。提升机械电子、汽车及零部件等传统制造业信息化水平。鼓励传统劳动密集型的代工企业实施机器人替代工程。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建设产业特色鲜明、功能集聚联动、空间集约利用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带。适应二三产融合发展趋势,引导重点制造业企业分离和外包非核心业务,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制造业逐步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对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支撑作用,引导要素资源集聚,带动产业升级。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产业与生活的空间融合为导向,按照产业区块组团式发展的原则,突出资源和能源的集约节约利用,提升产业集聚功能。打造以金山工业区为核心,以亭林、张堰为辅助的优先发展区。构建以金山第二工业区为重点,以山阳、金山卫、漕泾为拓展的调整优化区。建设枫泾、朱泾联动发展的创新转型区。发展廊下、吕巷绿色资源集聚的生态产业区。

5.加强生活性服务业发展

以提升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培育服务品牌为导向,优化服务业布局,引导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进一步发挥现代生活性服务业在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中的重要作用。 优化商贸服务业布局。引导新城商业中心转型体验式商业综合体,积极发展体验型新兴商业,探索体验型、智慧型商圈建设,鼓励商圈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及服务创新,通过营造体验式环境,引进会员制商店、个人定制商店、品牌集成店、主题概念店,发展主题消费、定制消费、无店铺消费等各类新型业态。大力促进传统商业与电子商务互联互融,积极发展网络零售、文化休闲体验消费、数字化运用等新型业态。优化镇级商业中心布局,围绕城镇体系建设,形成涵盖商业、商贸、旅游、生活服务等功能,能够带动和辐射一定范围的区域型商业设施。完善社区配套商业网点建设,合理布局基础性居民服务网点和配套服务网点,进一步拓展精细化定制服务模式,以及微生活云社区等新兴社区服务模式,推动社区商业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 提升休闲旅游产业能级。聚焦休闲和度假产品打造,实现由观光旅游向观光、度假、休闲旅游的复合旅游转型。充分挖掘古镇历史文化底蕴,恢复古镇特色风貌,加强东林寺、南社等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旅游产品,提升综合配套服务能力,十三五时期,枫泾古镇力争创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推动中部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引进大熊猫,打造体验式、互动式廊下生态园。推动金山特色雅致民宿建设,完善休闲娱乐设施,推动廊下郊野公园品牌化、特色化建设,提升国际知名度。加强滨海区域旅游资源整合,深入挖掘海渔文化,发展海岛生态科普旅游,提升滨海旅游能级。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聚焦重点区域、重要产业和重大项目,打造两极三带文化创意产业新版图,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积极推进中国农民画村文化创意产业园、金山嘴海洋文化创意产业园、廊下乐农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园区升级改造。面向动漫、影视、广告等文化创意产品的创作,重点发展艺术创作、展览交易等,打造产业融合互动发展的创意产业。以海洋、农耕、绿色、民俗为特色,推动文化产业与创意农业、民俗文化相结合,推动海洋文化、国学文化、农耕文化等与旅游、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

培育健康养老服务产业。聚焦智慧医疗服务,建立健康数据管理中心,推进健康科技研发。构建健康养老数据平台,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与互联网结合,集聚一批提供健康服务、助老服务的社区健康养老平台型企业,打造一批规模化、专业化医疗养生结合的健康养老社区,探索异地型养老模式。发展体育主体产业,着力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业,创新发展健身休闲业,大力发展场馆服务业,加快发展体育彩票业。

6.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以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继续做大做强农业主导产业,推动第六产业发展,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主动参与上海市整建制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强金山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努力打造品牌企业、品牌产品。提升农业产业化能力,落实市委、市政府粮食、蔬菜等最低保有量的要求。推进高标准粮田、设施菜田、标准化果园、标准化菜园、标准化畜禽养殖场、标准化水产养殖场建设,打造高端温室示范点,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到2020年,全区高标准农田比重达到75%,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90%,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农产品三品认证率达到90%以上,粮食日烘干能力达到4500吨,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80%以上。

优化农业主导产业。做强优质稻米产业,全面推进粮食生产家庭农场项目,建设12.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做优绿色蔬菜产业,促进信息技术与蔬菜生产、农艺、环境技术的融合,着力打造以结球生菜为主的龙头产品。做大名优瓜果产业,以金山蟠桃示范基地、枫泾黄桃标准化基地、施泉葡萄基地、鑫品美草莓基地、多利升和小皇冠西瓜标准化生产基地为重点,建设标准化水果生产基地。做实特种养殖产业,以奶牛、南美白对虾养殖为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水产苗种生产、休闲渔业等特色产业。围绕金山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品种,加大新品种培育力度,加快发展种源农业。加快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积极建设都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依托农业科研基地,对接国家队,拓展与国际、国内高等农业科研院校、研究所和企业的合作交流渠道。以现有的研发中心(研究所)为平台,充分发挥农业产、学、研联盟的机制作用,突出科技成果应用。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着力推动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推进互联网+农业管理,实现农业各类资源的信息化管理。推进互联网+农业生产,推广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实现水、化肥、温度等智能化管理。推进互联网+农产品营销,探索线上与线下相统一的农产品营销,引导农业生产从生产导向消费导向转变。推进互联网+为农服务,重点发展农资配送服务、农业技术服务、农业生产计划咨询等。

推动第六产业发展。加大财政、金融、土地、人才等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及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第六产业发展。依托农业资源优势,推进农业与文化创意、科普展示、设计服务、生态建设、风貌旅游的整合,打造特色农业旅游集聚区。大力挖掘农村文化资源,强化农业产品、农事景观、乡土文化的创意设计,建设集农耕体验、田园观光、教育展示、文化传承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园。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地产农产品加工率,形成具有金山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体系,带动一二三产业交叉互融。探索农业新型服务业发展,搭建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模式,培育 和发展各类涉农服务业。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鼓励农民发展粮经结合、种养结合、机农结合等模式的家庭农场,提高家庭农场经营能力。以特色产业为纽带,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推动合作联社发展。支持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股份合作形式的农民合作社。支持合作农场,优化种养结构,创新管理模式,探索集体管理与适度承包相结合。创新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多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到2020年,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到90%,粮食家庭农场经营面积占粮食种植面积比重达到60%以上。

7.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将国资国企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以加速国资流动带动国企市场化改革,有效提升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加大国有资产监管力度。强化出资人监督,整合外派监事会、审计、纪检监察、巡察等监督力量,加强统筹,创新方式,提高监督效能。强化企业作为维护国有资产安全的主体责任,完善企业内部监督体系,防止权力滥用。强化社会监督,建立国有资产和企业信息公开制度,建设阳光国企,有效保障社会公众对企业国有资产运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强化责任追究,健全对企业的监督问责机制,确保监督责任落到实处。

优化国有资本结构布局。优化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完善一企一策,抓好制度创新和产业集聚。优化资本流动平台运营机制,发挥股权管理、资本整合、投资融资功能,促进国资合理流动优化配置。推进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重点在二三级企业中加大实施力度。促进转换经营机制,提高资本运行效率。加快资产证券化进程,推进商业类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力争2-3家国有企业实现整体上市或部分核心资产上市,国有资产证券化比例提高至20%

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加强综合绩效考核评价,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围绕做强主业产品,因地制宜开辟副业经营,保证企业经营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努力培育国有品牌,提升品牌定位,力争十三五期间创新品牌5个,3个产品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指标总量,提升产品质量,力争培育出2-3家资产总额达100亿元以上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