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才政策一网通查 上海有哪些人才政策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0年度嘉定区关于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关意见》的通知(2010年5月发布)
政策原文
扶持力度
申报条件
申报程序
提交材料
受理服务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2010年度嘉定区关于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关意见》的通知

(二年五月七日)

嘉府办发〔201027

各镇人民政府,区政府有关委、办、局、街道办事处,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管委会:

2010年度嘉定区关于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关意见》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予以印发,请相关单位按照执行。

 

2010年度嘉定区关于加快调整

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关意见

为贯彻落实区委四届十次全会会议的有关精神,全力实施一核两翼发展战略,推进两个融合深入发展,切实加快推进结构调整、产业转型,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业能级,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全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现提有关意见如下:

一、注重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

鼓励进步和淘汰落后相结合,在加快淘汰劣势企业的同时,培育新兴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1、总部经济。加强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和环境建设,以更优的发展环境和更好的管理服务,吸引总部企业入驻。2010年,力争引进总部企业不少于20家。

2、文化信息产业。培育并逐步形成嘉定文化信息产业竞争优势,加快推进相关企业向重点园区集聚,推动示范基地建设,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较强辐射能力的产业集群。2010年,力争文化信息产业入驻企业不少于200家,营业收入不少于200亿,电子商务交易额不少于400亿。

3、新能源汽车产业。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化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产学研联合攻关,更多关注重点领域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合作开发,实现技术突破和自主创新;加快推进已签约项目和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新能源汽车项目实质性启动。

4、新材料产业。着力推进新材料产业项目建设,培育一批有发展潜力、成长性好的创新型企业;引进一批带动力强的新材料骨干企业,逐步形成特色鲜明、技术先进、附加值高、拉动力大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专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把稀土材料产业化基地建设成为研发、应用的产业集聚地。

5、物联网产业。依托中科院微系统所的技术优势,启动上海物联网中心项目建设;在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医疗、环境检测、智能农业、智能社区等领域,推动物联网试点应用示范工程建设。

6、商业综合体。结合新城和轨道交通建设,推进城市商业综合体实质性启动,带动全区服务业加快发展,辐射其他产业的集聚发展,实现完整的工作、生活、休闲配套运营体系。

7、旅游产业。推进景区(点)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提高旅游接待服务水平,丰富旅游活动项目,提升我区旅游吸引力,带动相关行业的联动发展;发挥产业优势,开发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培育、引进高级星级饭店和精品特色酒店,提升旅游配套服务功能。

二、着力提升传统产业

借助我区科技小巨人计划的政策优势,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加快品牌建设、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提升和发展。

1、鼓励技术创新。加强产学研联合,更多关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合作开发,加大技术开发投入,培育核心技术竞争力。

2、推进品牌建设。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驰名(著名)商标、品牌产品和科技小巨人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

3、加强技术改造。通过技术改造,提高重大技术装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为实现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技术装备保障。

三、促进壮大科技产业

依托高校、科研院所雄厚的科技力量,促进科技产业的壮大,努力将我区的科研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创新优势。

1、支持基地建设。对科研院所,继续在土地、资金、政策、服务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其总部、研发基地和产业基地的建设。

2、完善平台建设。加强联动,推进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平台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为企业生产、研发、应用和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管理、信息和科技基础条件支撑。

四、加快调整淘汰步伐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结合城市化建设、社区建设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点、片、面全方位推进,调整、搬迁、淘汰多种方式并举,进一步盘活存量资源,优化产业布局。

1、重点项目。根据产业导向政策,重点淘汰能耗高、污染重、安全隐患大、资源消耗多、产出低的企业。2010年,力争淘汰劣势企业150家,盘活土地1300亩。

2、重点行业。对危险化学品、零星化工、铸造、锻造、电镀、热处理等企业实行全面关、停、并、转、迁。2010年,力争印染企业全部关闭和在地危险化学品、零星化工、铸造、锻造、电镀、热处理完成调整总量的50%以上。

3、重点区域。启动区域成片淘汰工作,重点是南翔镇沪宜公路真南路一带1.5平方公里;北郊湿地一期1平方公里。

4、零星工业点调整。按照两规合一工作要求和调整后产业区块分布情况,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对试点区域零星工业点进行整体规划,工业向园区集中。

五、工作要求

为了切实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确保调结构、促转型工作落到实处,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转变思想观念,加强组织领导。全区上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统一发展思路,充分认识调结构促转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形成推进合力。充实各类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力量,完善推进机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2、制定发展规划,强化考核机制。明确产业导向,各区域要结合自身产业发展特色,逐步理清产业发展定位,制定整体规划和局部规划,集聚更多对城市有带动力的产业项目。强化考核机制,完善统计指标体系,根据既定的方案和目标,把各项工作纳入对各街镇考核内容。

3、完善扶持政策,创新招商思路。整合区内各类扶持政策,拟定调结构促转型相关政策,营造政策环境。创新招商思路,明确招商重点,招商引资服务于结构调整,把好质量关,新引进项目要产出率高、环境影响小、用地用工量少、体现先进水平,以产业为纽带,以园区为载体,进行错位发展。

4、搭建服务平台,引导合作深化。在招商引资、产学研合作、企业融资、企业上市等方面,为企业搭建信息和技术交流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引导企业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的合作,并采取多种方式推进合作的纵深发展,引导合作机制由短期合作、松散合作、单项合作向长期合作、紧密合作、系统合作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