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围绕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杨浦召开青年干部专题讨论会。 学员们从区情区况出发,结合自身岗位职能,畅谈了青年干部在杨浦区打造上海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中的对接点和服务点。开展大讨论是杨浦贯彻市委决策部署举措之一,目的是为打造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和万众创新示范区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杨浦区法院费敏蔚:在与区域内园区代表、企业代表面对面的交流中,我们发现企业的法律意识虽然不断提高,但在应对一些新兴的法律问题时,仍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法院要服务保障科创中心承载区发展,必须正确把握和处理司法能动性与司法功能有限性之间的关系,既要坚持以能动司法理念指导司法服务职能,主动帮助企业发展,但也绝非恣意滥用公权力为地方优势产业撑打保护伞。
五角场镇奚炜:建设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是杨浦在特定发展时期面临的一次机遇和挑战。作为青年干部而言,一是要深刻认识科创中心承载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二是要立足本职。以自身努力工作来保障和推动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的建设,甘做杨浦创新发展的螺丝钉。三是要创新思维。跳出既有的条条框框,用思想创新来推动政府的机制创新,影响市场的科技创新。
杨浦区市监局刘佳:青年干部在杨浦打造科创中心承载区中要积极走近,了解区情;同时努力发掘,找到对接点;最后要做好融合,做好服务。作为区市场监管局的一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切实做好理论调研工作。围绕科创中心22条等成立课题调研小组,争取在课题调研上出成果。二是扎实推进企业信息公示。督促市场主体完成年报公示,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吸引更多企业入驻。三是加大区域品牌培育力度。四是深入开展走千家企业活动,解决或协调企业的问题。例如宣讲众创11条等利好消息,为企业搭好平台,做好服务。立足岗位职能,主动服务于杨浦争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
四平路街道曹晓莹:作为一名在街道工作的青年,对接服务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离不开创新社会治理,需要把两个市委“一号课题”的贯彻落实联系在一起。青年是城市创新的活力源泉,是城市改革发展的生力军。作为街道青年,让我们增强创新意识、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用创新社会治理来服务于杨浦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的建设,并不断学习运用科技创新的成果、科学的态度、先进的理念和专业的知识来提升社会治理的水平,把两个市委“一号课题”落到实处。
杨浦区商务委樊霄:注重招大引强。我们一方面要培育本土的科技企业发展壮大,另一方面,我们要利用创新基础和土地资源,积极引进有科技创新带动效应的龙头企业,如BAT等,在它们的带动下或直接推动下,发展创新创业。如腾讯将在拖内打造的众创空间,聚焦移动互联网创业。鼓励支持跨国公司、国际研究机构设立研发中心、科技服务机构,搭建联合研究平台。还要推动万众创新。我们要关心中小企业、创业企业发展,深入细致地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新江湾城街道孙晓丽:街道青年要主动对接好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的发展战略。积极投身加强社区的平安建设和城市综合治理,探索“社区云”建设,优化慢交通、无线网络、智慧设施等公共设施建设,做大符合社区“国际化”定位、符合“高知、高薪、高地位”社区居民需求的文化体育活动,努力为创新创业者们营造一个居住安全、服务便捷、整洁优美、品味高端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杨浦区司法局郭佳:通过党性班参观复旦软件园、创智天地、大学路等创客中心,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机关青年干部,要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首先要善于发现问题,也就是要增强观察力;二要加强学习,学会进行系统性、全局性的思考;第三就是要勇于付诸实践。
杨浦区人社局赵文颖:吸引并留住创新人才是建设科创中心承载区的重要任务之一。政府出台了非常多的人才扶持政策,更重要的是企业能够享受到这些政策,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大数据管理,对符合创业绩效的企业主动告知政策并告知应提供的相关申请材料和办理方法,减少企业的奔波,提高服务效率。
杨浦区科创集团范嘉韻:创新环境是地方政府促进创新创业重要的发力点之一。政府转变职能,应着重以引导和扶持企业为主,以优质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人才,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政策引才。通过出台相关的政策,如人才的住房、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学术研修津贴等方面颁布配套文件。二是活动聚财。通过举办大型赛事,带动主流投资机构投资,吸引创新创业人才和项目落户。三是居住安才。政府通过推出人才公寓,采取实物配置与货币补贴等多种方式,解决高层次人才住房需求。四是服务留才。成立区级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帮助解决高端人才所需的子女入学、家属就业、高管就医等问题。优质的公共服务,再加上良好的生态环境、治安环境,就会使杨浦像一块巨大的磁石一样吸引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落户。
据悉,6月杨浦区委下发《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杨浦区打造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大讨论活动的通知》以来,全区上下通过组织发动、舆论引导、形势任务解读等途径,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驻区单位和各届人士纷纷以座谈会、献一计等形式参与到大讨论中来,大讨论活动正按节点有序开展。目前看来效果是好的。下一步,要进一步沟通,认真全面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对各单位意见建议进行分类梳理,结合实际,吸取好大家的智慧,为杨浦打造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凝心聚力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