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汽集团频频传来佳音:携手阿里巴巴集团,争做互联网汽车的“吃螃蟹者”;自主研发的荣威550的“大脑”部分的控制器EDU获得成功,立志新能源车“弯道超车”,追赶国际先进水平。
由此,笔者想到中国人的“汽车梦”。
德国人卡尔·佛里特立奇·奔驰在1885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辆马车式三轮汽车。只有一百三十年,不断升级的汽车“逼着”道路和停车场的建设和拓展,常常超出人们的预料。
据说,“美国梦”中有“家庭汽车梦”。现在,中国开放了,也容纳了这个生活方式,开始圆“家庭汽车梦”了。然而,路上、小区、单位的车子越来越多,我们开始为采用这个生活方式而焦虑、困扰。
国际有汽车保有量千人占有的统计,美国765、德国546、日本543、韩国293辆,世界平均水平为120辆/千人(2011年)。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到2013年底,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3741万辆,其中私人轿车6410万辆,倘若中国的汽车保有数以1.268亿辆(剔除三轮车和低速货车)计算,如今中国汽车千人拥有量已约为93辆。数据比较,我们的千人拥有量与发达国家有距离,余地很大。但须知,中国人多啊,这么多车又需要消耗多少石油啊,所以,我们估算,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开始慢慢接近饱和。
这里主要产生两个问题,一是交通道路和停车场的空间更为通畅、宽敞;二是低碳的、绿色经济的发展须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笔者想,对于前者,与发达国家的汽车拥有量相比,我国的差距不小,而人家的拥挤程度好像并不比我们厉害,看来我们的规划和城市管理水准与他们有着不小的距离。这个,亟需我们以“拿来主义”的态度,加紧学习别人的经验,改善我们的管理,走出“堵城”的困境。
对于后者,中国与发达国家可以说是处于同一起跑线的。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上汽集团时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30条,在国家层面上给新能源汽车发展定下基调。于是,中国家庭“汽车梦”与中国“汽车强国梦”相联系。也就是“中国梦”与个人生活的“精彩梦”相连。
目前世界上,有美国奢华的特斯拉新能源车,也有中国上海在新能源车的开发上的一步一步的扎实前行的足迹。比如,上海世博会新能源汽车的成功使用,上海某些公交线新能源车的运营,浦东奥威科技已在超级电容混合动力汽车、超级电容节能电梯、超级电容重型港口集装箱牵引车、矿用电力机车、现代有轨电车、轨道交通、储备电源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产品推广,等等。
联想到上汽集团最近在新能源车上的成果,我们预测,中国的“汽车强国梦”能乐观地圆梦!
——摘自《浦东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