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三年纳斯达克上市,市值上百亿,再鼎医药是如何做到的?
发布时间:2017-11-16 报送来源:科Way

11月15日,再鼎医药举办纳斯达克上市新闻发布会,宣告最新赴美上市进展。事实上,早在9月20日,再鼎医药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募集资金约为1.5亿美元。

值得关注的是,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市值达百亿级的生物医药企业只有三家,来自张江的再鼎医药是其中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凯先说,再鼎纳斯达克上市,标志着中国新药研发正在逐步得到世界资本的认可。“从仿制到创新,从跟跑到并跑,从中国到世界,中国新药研发正在进入新的阶段。”

员工52人,市值上百亿,成立仅3年时间就登陆纳斯达克,再鼎医药是如何做到的?

研发模式的胜利

带领药企上市,再鼎医药董事长兼CEO杜莹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2002年,杜莹从辉瑞回到张江,创办了和记黄埔,并主导其在英国上市,同时创造了本土多个第一:第一个把化学药拿到国外做二期、第一个把植物药做到了全球三期临床、第一个把早期研发成果转让给全球大药厂、第一个向全球大药厂转让候选药物,总金额1亿多美元,创本土当时最高纪录……

2011年,杜莹离开和记黄埔。她意识到,要想让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走向全世界,像和记黄埔那样通过并购走向国际化是很难的。“中国要想系统地研发新药,就必须自建研发中心,组建公司。”

2014年,杜莹再次回到张江,成立了再鼎医药。这一次,再鼎发展如此迅速,和“内部研发+外部合作”双轮驱动的研发模式密不可分。

今年5月,再鼎全球研发总部在张江落成,面积4000平米,与多家跨国药企中国区总部,国家重点高校和研究所,及上百家创新药生产及研发企业毗邻。杜莹说,再鼎自主研发的新药主要是针对肿瘤和自主免疫。“有几个靶点在做,还在早期。”

“新药研发高回报、高风险。大公司有70%的新药是买来的,我们也不会放弃开放式创新。”基于对中国患者现有的及不断增长的治疗需求的深刻洞察,再鼎与领先的跨国制药公司或高度创新的生物技术公司进行战略合作,通过买断国外新药大中华区的知识产权和生产销售权,将国内急需的全球领先的创新药物引入中国,惠及中国患者。

以卵巢癌为例,目前国内临床上尚处于无药可用的处境,而Tesaro公司研发的强效抑制剂ZL-2306是一种有效良药,可用于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的维持治疗,有效延缓肿瘤复发。再鼎与Tesaro公司合作,由Tesaro负责海外开发,再鼎负责中国开发,将ZL-2306引入国内,计划在明年中期启动3期临床试验。

目前,再鼎医药的在研产品管线已经共有6个产品,并且多项产品已经进入了临床研发的中后期。

陈凯先院士说,自主研发+外部合作是这几年一种新的研发模式,是非常有效率的一种模式。“就像是武林高手,自练武功的同时,也要擅于借外力,这样才能进步神速。”而再鼎医药3年上市的发展速度,证明了这一模式是被资本市场认可的。

用投资逻辑做新药研发

杜莹是中国生物医药领域的领军人物,但无法掩盖其身为优秀投资人的光芒。

在辉瑞担任中央研究院研发高级主管期间,杜莹的主要工作是从科学家的角度参与全球战略部收购引进等事项的评估,参与了2个重大新药的研发及成功上市,对于美国医药市场有着深刻认识。

离开和记黄埔后,杜莹加入了红杉资本,以专业投资人的身份参与见证了中国生物医药的发展。在红杉资本两年期间,杜莹主导投资了贝达药业、喜康寿生物、华大基因等企业,尽管当时这些项目并不被看好,但杜莹凭借其敏锐的嗅觉和行业多年观察,坚信这些企业的潜力。

事实证明,对于生物医药企业的资本运作,杜莹有着非常独到的眼光和清晰的逻辑。

众所周知,生物医药创新最大的特点是长周期、高投入、高风险。资本力量对于创新企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作为一个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对资金的要求则更高。

2014年8月,再鼎医药完成A轮3000万美元融资,投资方为启明创投、KPCB和红杉资本;2016年1月完成B轮1亿美元融资,资方为启明创投、红杉资本以及尚珹资本;2017年7月,再鼎医药获来自奥博资本领投,维梧资本、Cormorant and Rock Springs Capital跟投的3000万美元C轮融资。

可以发现,再鼎C轮融资只有3000万美元,远低于B轮的1亿美元。“C轮实际上更多的是战略融资。”杜莹表示,再鼎不只是因为缺钱才融资,而是出于战略因素考虑。

据了解,目前再鼎也成立了自己的风投公司,作为与再鼎医药平行运行的机构,目前也已有成功的投资案例。

杜莹说,此次再鼎赴美上市,也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实现创造新药的目标,所募资金将用于加大研发投入、加快临床研究项目的推进,进一步拓宽与国内外研究机构的合作。“IPO只是一个起点,而绝非终点。IPO的成功会给企业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融资渠道以及好的发展平台,并非只作为企业家退出的一个途径。”

(来源:科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