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探索“多语种+”人才培养战略
发布时间:2017-10-12 报送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

近日,国家公布“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之列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已经为“外国语言文学”的学科建设找准目标。当前,外国语大学仅在亚洲地区及俄罗斯等国家有,在欧美不少国家,这个学科更类似中国高校里的“现代语言学”。这一特别的全球学科大背景下,如何对标国际,发展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学科、进而带动大学发展?上外正在探索适合自己的路径。

“国家队”的新战略

说起上外此次入选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两个数字显实力——“32”:现有授课语种数量已达32种,除了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梵语、古英语、世界语等古典语言同样在列,更包括神秘的人造语言课程。“15”:校内高级翻译学院的专业口译项目被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评定为世界排行“15强”。

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这支“国家队”有了新思考。校长李岩松说,外语特色明显的高校办学也不应单兵突进,应围绕做强语言核心竞争力,不断丰富和拓展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有针对性地发展交叉学科。一幅蓝图已经绘就——外国语言文学综合交叉学科建设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厚植外国语言文学根基;促进外国语言文学与政治学交叉融合,大力开展区域国别研究;促进外国语言文学与新闻传播学交叉融合,大力开展国际舆情研究。

仅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本体建设为例,学校将集中力量建设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专业群。重点增设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非通用语种专业,至2020年授课语言增至40种,汇聚各语种在语言、文学、文化、翻译等方向高水平示范性课程,打造外国语言文学核心课程群。

“多语种+”,这个加法怎么做?

学科发展,核心是人才培养。上海外国语大学在培养人才上很早就开始“做加法”。

上世纪80年代上外推出国际新闻、国际经贸等专业,率先提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多年实践,人才培养方向已经凝练为“多语种+”。培养“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这是为瞄准国家和区域战略急需而提出的。“多语种”指的是至少精通两门以上第二语言,并且具有出众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指的是互联、融合,即以基于多语言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为前提,打破专业、学科壁垒,以人文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自觉,以社会科学方法论教学促进国别、区域研究意识,并始终以问题研究导向提升学生在某一领域的专精。

这一目标,对学校教学制度、教师培养,甚至财务制度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今年实施完全学分制后,上外明确实行3到6年的弹性学制,如果学生提前修完规定的学分,即可申请三年毕业。同样,学生四年内未修完规定的内容,可申请延长修业。学生修读课程符合规定的条件,可申请免修、免听、重修等。当然,学生也可申请休学创业,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打造新型智库,构建学术共同体

不久前,上外中东研究所举办“全球视野下的中东地区治理国际研讨会”,参会的150人中,包括24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学者40人。在构建以外语为特色的多学科领域知识的创新平台过程中,上外致力于打造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高端思想库。

据了解,当前校内区域国别研究智库群初具规模,已产出大量成果。充分发挥多语种优势,初步建成了特色鲜明的跨学科、多领域智库集群,包括中东研究所、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欧盟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英国研究中心、外交部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外国文化政策研究基地、G20研究中心等。

这些平台对接国家、地方发展的重大需求,以问题为导向,构建融“资政、咨商、启民、育人”于一体的学术共同体,培养智库型人才。初步建成多语种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数据中心,为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