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河泾:引进企业“选对不选贵”
发布时间:2017-06-16 报送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

不久前,照明行业的“老大哥”飞利浦公布了新一代智能照明互联系统,在其构想的“2030智慧城市”中,道路照明系统能够成为信息高速公路上重要的传感器节点。而上述智能照明系统的研发,大部分都在上海历史最悠久的开发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内完成。

2005年,飞利浦创新科技园落户漕河泾开发区,十余年后的今天,飞利浦照明在大中华区的核心研发项目几乎都诞生于此,公司的产业架构也从传统的灯具制造,向智能照明、物联网等新科技领域拓展。

在漕河泾开发区,还有许多像飞利浦这样的“行业龙头”,与开发区一起摸索产业转型与升级。与此同时,也不断有创业者来此过关斩将,希冀成为又一只“独角兽”。

作为产业推动者和优势资源整合者,漕河泾开发区如何在过去30年持续保持产业升级,走在开发区供给侧改革的前列?新老漕开发人不约而同给出了答案:坚持做自己。

坚持公司化运作

漕河泾开发区始建于1984年,1988年被批准为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初始规划面积为5.98平方公里,目前规划面积为14.28平方公里。

地方不大,年纪又不小,但世界500强企业似乎从不觉得漕开发是个老园区。2015年和2016年,默沙东和强生的中国总部相继在漕河泾“安家”。

但漕开发总公司招商中心总经理沈寅却告诉记者,一开始,漕开发的园区产品也曾经历过不符合跨国公司要求被“拒绝”的情况。

“一些企业对供电的要求是每平方米120瓦,但几年前漕开发最好的办公楼也只能做到每平方米80瓦。”原来,一些大企业的办公、研发设备早就趋于小型化,同样空间能容纳更多设备,用电量自然上升。于是,开发区便想办法把一批商务楼的单位供电量统统提高到120瓦,使“办公空间”这个最基础但使用最频繁的园区产品,能够迅速跟上跨国公司的需求。

除了能够灵活调整园区产品供给,漕开发对选择企业进驻也有自己的哲学。在开发区工作近30年的漕开发总公司副总工程师韩宝富记得,上世纪90年代,曾有一家非常知名的国际餐饮巨头想在开发区建厂,但最后却被婉拒,哪怕这一举动意味着失掉一笔大额投资。韩宝富说,当时开发区已经意识到,新技术研发的核心即将从传统制造业向更广阔的新兴产业转移,而漕开发的未来将属于这些能够与园区“共建共创”的产业。“引进企业只选对的、不选贵的”,成为漕开发引领区域产业发展一以贯之的开发理念,也是漕开发实现土地资源高效配置、政策有效落地、产业有序导入和增强产业竞争力的秘诀。

坚持服务“居民”

能够坚持对产业的把控,还能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园区软硬件环境,漕河泾开发区这份“灵动”,得益于从创立之初坚持至今的公司化运作。

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成立于1988年7月,目前上海最大的园区平台企业临港集团正是脱胎于漕河泾开发公司。与当时全国各地开发区普遍采用的“管委会+开发公司”模式不同,漕开发总公司从一开始就根据上海市人大通过的《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暂行条例》,以地方立法确立公司化运营机制,由开发区公司主导园区的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协调和服务,行使部分管理职能。

“专注产业定位,企业自身具备了转型的内生力,园区也就无需为企业的更新迭代发愁。”

老漕开发人韩宝富的这番感慨,映射的是今天,漕河泾开发区内已经聚集了3600余家中外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服务机构。

其中,81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此共设立了132家高科技企业,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为支柱,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环保新能源、汽车研发配套为重点,高附加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1+5+1”产业集群框架。

每到下班高峰,韩宝富望着办公室窗外潮水般拥向轨交漕河泾开发区站的人流,他知道这一个个身影,都是与开发区、与上海一同拼搏成长的年轻人。事实上,开发区在成立之初就将服务企业和园区“居民”,作为园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漕开发不少企业女性员工占比较高,于是近年来开发区新建商务楼都关注女性员工的需求配套,如适当增加洗手间面积,从细微处让企业员工有更好的办公环境。园区的绿化企业在过去30年中从“安”字辈变为“绿”字辈,如今都成为了“生”字辈,折射的正是从重视安保基础设施到园区绿化,再到讲求生态环境的观念变革。在不断提升园区服务标准的同时,漕开发也在凝神蓄力,充实园区品牌的价值。

坚持双创二十载

从漕河泾开发区东侧出发,沿着宜山路越过中环,来到开发区西侧的科技绿洲,4公里的路程中可以偶遇谷歌中国开发者社区、微软创投加速器以及腾讯创业基地、可可空间等国内外知名众创空间。

制造业起家的开发区,难道也要赶众创空间的时髦?事实上,仅漕河泾科技创业中心就拥有20余年历史,眼下已经建立起包括科创苗圃、大学生双创园、孵化器、加速器在内接力式的创新创业生态,2010年更是被亚洲企业孵化器协会评选为“亚洲最佳企业孵化器”,孵化企业累计已近1700家。

与此同时,开发区还集聚了130余家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涵盖律所、评估机构、专利运营公司、创业投融资机构等,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上海双创服务体系最完备的区域之一。

在距离中环不远处的上海科技绿洲,85后“海归”金夏荫摇了摇手中有着漂亮拉花的拿铁告诉记者,这家位于漕河泾国际孵化联合体底楼的咖啡馆,老板迈克(Michael)却是一位来自中国香港的硬件工程师。有一天,“老迈”突然想改换人生轨道,就从墨尔本来到上海,去年10月在漕开发拥有了自己的咖啡馆,每天为园区里来来往往的工程师、创业者调制咖啡。对迈克来说,如果哪天想重拾老本行或是再创业,眼前就有一切现成资源。

像迈克这样看似和漕开发八竿子打不着的创业者,在开发区却有好几座“大本营”。在联合体的四、五楼,被各种颜色标记的办公室、会议室正虚位以待。去年夏季,美国硅谷最知名的孵化器FoundersSpace和澳大利亚最大的孵化器Fishburners相继落户,今年德国黑森州等地的国际孵化器也将陆续进驻,在这里一同打造漕开发的“国际双向孵化平台”。

品牌输出开分区

10余年前就“起跑”发展国际性创新创业的漕开发,不仅早早迈入新的产业生命周期,更确保了园区一直走在产业升级浪潮的前列。

自去年10月正式运营以来,截至今年4月,漕河泾国际孵化联合体共有27家国内外团队入驻。联合体项目经理金夏荫说,秉承着漕开发“贵精不贵多”、“选对不选贵”的原则,联合体项目数量不多,但皆为成熟团队,创始人大多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海归或辞职创业的高管。不同于急需启动资金和政策优惠的学生团队,成熟创业者更关注所处产业的未来前景,这恰恰与开发区聚焦产业升级的目标一致。

“我们可以引进别人招募不到的项目,因为开发区有吸引他们的共同目标。”

近年来,漕河泾开发区陆续在上海设立了松江、临港、外高桥、康桥、南桥等分园区,同时在浙江海宁、江苏盐城、贵州遵义设立了三个全国分区。在此之前,漕开发还率先与徐汇区达成“区区合作”协议,在华泾镇建立园中园,引入500强企业延峰伟世通、总部型企业瓦克化学以及天合亚太、韩泰轮胎等行业领先企业。

一系列品牌输出的大动作,既为原本面积不占优的漕开发拓展了空间,还帮助不断壮大的企业将生产制造、加工等传统产业向分园区转移,在开发区本部则凝聚创新研发力量、专注核心产业。于是,2016年漕河泾开发区园区企业销售收入达到2933亿元,其中三产收入2133亿元,同比上升18.7%,第三产业增幅连续多年远超第二产业增幅,开发区公司也从一个园区开发者,真正成为品牌经营者和产业推动者。

从开发区产业转型,到园区形态转型,再到如今开发区公司的功能转型,漕河泾开发区用三十年始终如一的坚持,完成了“三个转型升级”,也用润物细无声的品质提升,打造出了一张值得上海骄傲的开发区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