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找准定位 精准发力 增强区域文化软实力
发布时间:2017-02-14

问:区第十次党代会明确了普陀区今后五年工作的主要目标,区文化局将怎样找准定位、发挥作用,进一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

答:区文化局围绕建设“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和形成“一轴两翼”功能布局的目标,鼓足“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干劲,加快补齐短板,着力打造“文化设施齐全、文化氛围浓厚、文化产业发达”的文化特色区。

  普陀区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众多的文化资源,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丰富,互联网影视更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新亮点。在区域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激活区域科创能力,就要充分发挥区域文化积淀和资源优势,探索各种有利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新模式、新体制。

  区文化局将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推动沪西工人文化宫更新改造,推进桃浦、长风等地区的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功能打造。

  围绕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区文化局将优化文化系统的内部资源,整合区内部门和街镇的文化资源,形成发展公共文化的合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继续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区域公共文化的层次和水平。

  区文化局注重发展文化特色产业,将加快培育“上海国际电影节互联网电影系列活动”,大力发展金沙江路互联网影视产业集聚带,打造城市的文化符号。

  同时,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提升文化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扶持基层群文骨干和特色团队,推动区内部门和专业院团合作,更好地满足本区的基层群众文化的需要。

  问:作为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区文化局在普陀区营造宜居宜创宜业生态的过程中将如何加大服务力度,有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答:2016年,普陀区成功创建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苏州河文化品牌打造”项目获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面向下一个五年,本区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站在了比较高的起点上,这就需要我们以更高的标准、(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更务实的态度和更大的勇气去突破瓶颈、去改革创新,在巩固“两创”成果、全面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基础上,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探索具有普陀特色的文化发展模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再上新台阶。

  完善文化设施布局,提升文化设施服务水平。未来五年,本区将新增20万平方米左右的文化设施,着力弥补现有文化设施规模小,缺少大型设施,文化设施设点布局不均匀等短板问题,其中西宫地块、长风商务区部分地块、桃浦科技智慧城核心区规划建设大型文化设施等将作为重点项目。此外,桃浦地区还将重建桃浦文化馆,新建图书馆和展示馆等区域性文化设施,后续将不断创新管理机制。

  改革文化体制机制,增强区域文化的活力。区文化局按照区十次党代会的要求,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整合区内部门和街镇的文化资源,形成横向和纵向的联动机制。加快文化与商业、旅游、教育、科技等的密切合作,形成跨领域融合发展的机制。另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大力引进优质社会资源,提升区域公共文化的层次和水平。

  培育品牌文化活动,形成普陀文化符号。区文化局不仅要继续深化苏州河艺术节、“长风杯”新上海人歌手大赛等一系列品牌文化,还将对区内的文化活动进行梳理,选择合适的项目,运用新媒体开展互动,争取更多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文化活动,形成普陀的文化符号。

  问:在推进党的建设工作过程中,区文化局将如何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到实处?

  答:区文化局党委确保做到“四个到位”,不断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持党建引领,全面推进各项目标任务,增强区域文化软实力。

  区文化局坚持责任落实到位,始终把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区文化局党委自觉担负起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班子成员履行好“一岗双责”。坚持联系指导到位,健全班子成员党建联系点等制度。坚持党员教育到位。处理好日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的关系,注重更新知识结构。坚持队伍建设到位。立足“十三五”发展,科学规划干部队伍建设,加快青年干部培养锻炼,着力培育一批群文创作、活动策划、基层群文统筹和指导方面的骨干;加强基层群文骨干的培养,打造一批贴近群众需求、激发群众参与、具备群众特色的文化团队;整合社会资源,与艺术院校(系)、各大院团、市级文艺团体、各类社会组织共同开展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