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不停 心态不老——记临港松江科技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丁桂康
发布时间:2016-11-07


不到10年时间,一个乡镇级的工业区块,被打造成一个全市产业园区开发的“样板”;一片地处上海外环城郊的毛地,被建设成一座初具规模的产业小镇;一种“区区合作、品牌联动”的产业园区开发新模式,被复制推广到松江区五个街镇乃至上海其他区域……让理想成为现实的,是丁桂康带领的上海临港松江科技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团队,在松江率先打造了一个全市产业园区的“创新版”。
  10年时间,从无到有,临港松江科技城推动的“创新版”产业园区,不仅让地处上海城乡结合部的新桥、九亭两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不断刷新着松江产业发展的新高度、新速度,“区区合作,品牌联动”的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也被写入上海市“十三五”发展规划。2015年,园区已开发建成的区域,在全市104个产业区块的开发区综合评价中发展速度指数跃居第一,在前不久发布的2016年上海市开发区综合评价中,园区蝉联发展速度指数第一,同时,发展质量指数、单位土地产出强度、单位土地税收均名列前茅。

  试水园区开发“新桥模式”

  从2013年的3.3亿元,到2014年的6.75亿元,再到2015年的10.2亿元,近年来,临港松江科技城已开发面积的年税收贡献逐年增长,势头迅猛。今年前三季度,园区企业纳税已达10.2亿元。身为上海临港松江科技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丁桂康既是“耕耘者”,也是这一串漂亮的数字背后的亲历者和推动者。
  提起临港松江科技城的发展,丁桂康说,最早要追溯到1995年。作为漕河泾开发区品牌输出的第一块“试验田”,漕河泾开发区当年在新桥镇开发占地168亩的“漕河泾开发区新经济园”,成为第一块“飞地”。而2006年的一次摸着石头过河,开创了“区区合作、品牌联动”的产业园区发展新路子,也有了“新桥模式”的雏形。
  当年,漕河泾开发区和新桥镇资产公司共同出资,分别占51%和49%的股份,合作开发位于新桥镇的837亩土地。此后,九亭镇也以同样的方式与漕河泾开发区进行合作,两镇拿出共计2700亩土地,组成了漕河泾开发区松江新兴产业园的主体架构,去年底更名为上海临港松江科技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既不同于以往的政府主导,也不同于产业园区“唱独角戏”,“区区合作,品牌联动”的产业园区开发模式,率先实现了国有资产与镇级集体资产的捆绑。这种“政府招园区、园区招企业”的产业园区发展新模式,让产业园区与当地政府组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
  在这种合作机制下,园区和新桥镇“约法三章”,做各自擅长的事情。园区开发区团队通过品牌和管理输出,引入了先进的规划理念、丰富的招商资源、完善的服务体系。新桥镇和松江区政府则卸下招商引资的部分重担,腾出更多力量,发挥社会管理的功能优势,着重推进土地动迁、农民安置、水电气配套以及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工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一模式,不仅较好地解决了土地动迁、农民安置等社会问题,也解决了产业园区开发中的专业性问题,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在此基础上,双方还就工作监督、责任追究、党风党纪等问题,形成了比较成熟、比较完整的合作机制。
  大胆的尝试,为园区发展开了一个好头。从2007年4月打下第一根桩,到次年9月一期9万平方米产业楼宇竣工,当期即租售出60%;园区随即启动二期14万平方米项目建设。此后,临港松江科技城边建设、边开发、边招商,至今开发总量已达到150万平方米。
  然而,园区刚起步的几年,周边的环境、交通,还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风貌”,“几乎没有人看好这里。”丁桂康说,甚至不少业内人士预言,这里今后将会是一座孤岛,没有发展前景。加上园区初建的都是6~12层的多层产业楼宇,虽把土地集约利用到了极致,但也带来了招商的难题。
  作为园区的当家人,丁桂康把产业园区开发的两大关键环节——工程建设和招商引资,揽到了自己的肩上。从产业链上的关键项目入手,这是丁桂康为园区制定的招商策略。传统的工业园区就像种植园,企业类型单一,关联度不高。在丁桂康的推动下,园区主动“打开产业门类、提升产业门槛”,围绕“产业成链、企业成群、功能集聚、服务集成”的目标,做实产业基础。
  如今走进园区,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检验检测等支柱型重点产业,3D打印、智能制造、VR虚拟现实等风口型新兴产业,在园区不断集聚,淘米网、曼恒数字、大唐移动、佳豪船舶、形状记忆、中交三航、法国必维检测等一批知名企业和平台,在这里扎堆“筑巢”。不仅如此,土地也在这里得到了极大化的集约节约利用,目前,园区平均每家企业占地仅一亩多。

    工业用地以低于动迁成本价出让,受损害的是农民利益,而一卖了之的土地出让方式,农民也无法享受到开发所产生的土地增值红利。丁桂康始终坚信,产业发展,最终的落脚点在于惠及民生。他说,如果能让农民分享工业用地增值的红利,则是对农民利益最大的保护。“区区合作、品牌联动”的开发模式,通过国有资产带动集体资产发展,让离土农民通过这个纽带,分享到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红利。
  以新桥镇为例,截至今年上半年,在上海临港(600848)成功登陆A股市场后,该镇已经成为了第二大股东,2006年镇集体资产公司出资的2400万元账面价值,如今已经接近12亿元,实现了超过40倍的资本回报。2015年,新桥镇实现分红3471万元,已成为松江集体资产增值最迅速、集体资产分红最多、农民享受改革红利最大的地区。
  “区区合作,品牌联动”的开发模式开创性地走出了一条国资国企带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开发产业园区的新路径,园区也由此获批成为上海市政府命名的首个地方政府与品牌开发区“区区合作、品牌联动”的示范基地,被誉为“产业升级、土地集约利用、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共同保值增值的典范”。继九亭镇之后,“区区合作、品牌联动”的“新桥模式”,又相继被复制推广到中山街道、佘山镇和洞泾镇。

  探路4.0版本园区发展

  入夜,G60高速新桥出口东侧,一片拔地而起的高楼,在霓虹灯下闪烁着轮廓,正不断改变着这片区域的地平线。移步入园,十多层高的产业楼里,星星点点的灯光从窗口透出,映射着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园区的棕榈广场上,星巴克里人来人往,穿梭着年轻的白领、着装整齐的企业高管、充满激情的创业者。到了周末,园区整洁的通道上、河岸边,周边的居民们聚在一起跑步、散步、玩滑板、溜旱冰。
  “五加二”“白加黑”,夜晚不打烊、周末有人气。眼前的景象,正朝着丁桂康脑海里的蓝图一步步靠近。在他的脑海里,临港松江科技城不仅仅是运营8个小时的产业园区,而是每天从早上7点到深夜11点,16小时不打烊的产业社区。他说,在这里,产业和社区之间,没有围墙、没有边界,是个跨界互联的4.0版本园区,既是产业园也是生活城。
  1.0园区是提供通用标准厂房,外加一定的解决方案;2.0园区是以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为主,大量导入科技型产业,形成产城融合的雏形;3.0园区以产城融合为核心,既区别于传统产业园区的造厂房招企业,也不同于城市发展中的造楼盘卖房子,丁桂康说,4.0园区则是产业与社区的跨界互联、无缝衔接。
  4.0园区长什么样?被誉为“世界之最的城市产业长廊”——南部综合体,将是其中的典范。这个1.5公里长的大型建筑群,由26幢80米高的建筑构成,顶部壳网的设计犹如一整片云彩,故又称“拉斐尔云廊”。在功能上,除了顶级商务办公、五星级酒店外,还将配备机器人文化主题公园、湿地公园等。
  公司总工程师透露,时下最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两大课题——“海绵城市”和由国家电网设立的“光伏储能+智能微电网”科研项目,都将在南部综合体项目中得以实施。而智慧园区信息系统、冰蓄冷能源中心、LED展示、垂直绿化以及屋顶绿化的运用,将更加突显出长廊低碳、环保、智慧的理念和特色。
  自去年9月份动工以来,目前南部综合体项目桩基施工已全面开展,今年底将完成基础分部工程的结构施工。与此同时,2010年上海世博会瑞士国家馆、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企联合馆的重建工程,也已在南部综合体启动。“整个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的云廊,在未来将承担着大量的城市功能。”在丁桂康的设想中,南部综合体不仅是地标建筑,更是产城融合的核心。
  开发产业园区,丁桂康善于把握大方向。除了4.0版园区的“新主题”,他还提出了“新理念”和“新路径”。
  所谓“新理念”,即是“园区让生活更美好”。眼下,位于园区南部综合体北侧的公租房项目,正在陆续交付使用。届时,2200套小户型公寓,将能为园区导入8000名至1万名优秀人才,未来工作生活在园区的白领们,将坐享高端化、国际化、品牌化的产业“微社区”生活。
  而“新路径”,则是导入新桥经验,探索一条老工业地块二次开发的路径。目前,新桥镇、九亭镇、洞泾镇等已相继与临港松江科技城签订深度合作协议,由临港松江科技城团队承担老工业区块二次开发的规划、招商建设。

  当好园区开发“领头人”

  从杨浦的家到松江的办公室,单程42公里,穿越大半个上海,这是丁桂康过去10年来,每天的上班之路。尽管两地奔波,除了出差在外的日子,丁桂康几乎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岗的公司员工。
  公司里熟悉丁桂康的员工都知道,每天清晨早到的这些时间,他从不闲着。要么已经在园区里明察暗访了一圈,要么已经跟松江区职能部门沟通好了相关事项,要么已经和客户敲定了落户意向。“或跟保安聊上几句,或查看下园区的设施,查看到的问题,照片马上就会发到我们的手机上。”公司一位部门负责人透露,而为了跟松江一些政府职能部门更好地沟通,丁桂康的身影时常在清晨7点多就会出现在各委办局的办公楼前。
  生于1962年的丁桂康,说自己已不再年轻。但他说:“历史的使命要求我们不要轻易停下脚步。作为领头者,我愿意跟大家一起,再年轻一把。”
  身为一名产业园区管理者,必须时刻紧跟产业的发展趋势。年过半百的丁桂康,始终对各种层出不穷的新兴事物保持着好奇心。石墨烯、3D打印、虚拟现实技术,这些新生事物,丁桂康说起来头头是道。这不,记者在园区会议室里,曾见到这样一幕:对面坐的是“85后”“90后”客户,演讲的也是最前沿的VR  (虚拟现实)创业项目,但丁桂康这位“60后”与大家一聊就是几小时……
  因此,这个年轻创业团队很快就选择落户在这里。团队负责人小许说:“丁总对VR产业认识深刻,是真正懂这个项目的……”这个月,他们打造的虚拟现实产业孵化平台,已在园区的棕榈广场二楼开始试运营。
  脚步不停,心态不老。丁桂康无时无刻不用行动践行着对园区发展事业的执着与热爱。下午5点,刚结束在浦东陆家嘴的一个项目洽谈,只要20分钟就可以回到杨浦的家。可是,他没有选择下班回家,而是再赶回松江,匆匆扒了几口饭,继续投入工作,一直忙到晚上10点,才回到家。一次出国考察工作,丁桂康特地嘱咐总工程师把施工图纸带上,他说,到了国外,时间会比在工作中空一点,就能坐下来好好研究这个工作了。
  一早的飞机到北京,忙完一天的行程后,再赶当天最晚的飞机回上海,第二天继续上班。丁桂康身边的一位助理坦言:“起初我们也会有怨言,我们虽然比丁总年轻,但也会觉得有点吃不消。但是将心比心,他对自己,远比对我们更‘狠’。”
  没有午休,甚至经常错过午饭时间;晚上六七点仍在办公室忙碌,说起这些,员工们无不怀有敬佩之情。身先士卒当好“领头人”,在公司120多名员工的眼中,丁桂康就是榜样,就是旗帜。
  虽然自己很少休假,但当得知一位员工的父亲病重时,丁桂康当即给这位员工放假,让他得以陪伴父亲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虽然自己对家庭的照顾很少,但当偶然得知一名已调走的老员工生病时,丁桂康当晚下班后就赶到医院去探望。“在和你谈着工作的时候,他会随手递过来一盒药,嘱咐你注意身体。”这样的细节,让丁桂康身边的员工念念不忘。
  对自己严苛,对员工大度,对园区的企业更是亲力亲为。打园区开园起,丁桂康就把每家企业的大事小情都装在心里。园区一家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遭仿冒,遇到“维权难”找到丁桂康,他立即四处张罗,在园区成立了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园区企业反映周边交通不畅,丁桂康又马不停蹄各方求助,很快,公交线路覆盖了,园区所在的莘砖公路也整修好了,高速匝道也即将开通。
  坚持“服务无处不在、服务无微不至、服务无上光荣”的理念,让丁桂康成了园区企业共同的朋友,甚至有企业把为园区招商、推荐客户,当成了自己的事来做。创业板首批上市企业佳豪船舶,在两年内就把上海总部落地园区,成为园区首个年创税3000万元的企业;全球数一数二的国际检验认证集团——法国必维国际检验集团,在2010年落户后,又把后续其他板块的项目交给了丁桂康,并在园区周边找到了“新家”;园区首批企业形状记忆公司,在被上市企业乐普医疗收购后,以北京为基地的乐普医疗把后续扩充产能的基地也放在了园区,购置一万平方米的新厂房,而整个谈判仅用了一刻钟,还是在机场的候机厅里……